井架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井架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抱箍上的?48钢管紧固牢固。

3.6、附墙结束后,应开动升降机上下运行,检查各构件包括墙体预埋处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松动现象,必须排除后才能投入使用。

3.7、附墙后,架体顶端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三、基本要求

1、井架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并附产品合格证。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2、应根据井架的类型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3、应对井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4、安装和拆除井架体人员,应按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和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市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发给的

5、“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6、井架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现场使用建设主管部门鉴定和认可的定型组装井字架并附有安监站认可使用证书。

7、应配备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的专职司机,严禁无证开机。 8、井架出入口支承平桥的钢花梁两端要用14号铅丝扎牢,并用Φ6钢筋吊捆牢固。桥枋要用铅丝与钢花梁扎牢。

9、井架出入口与建筑物连接的平桥(台)必须架设牢靠,宽度不得小于1.5m;使用组合井架时,宽度不应小于该井架的宽度;平

12

桥板必须满铺,不得留有空隙。平架(台)两侧应架设防护栏杆和挂安全立网,护栏杆距平桥(台)面高度以1.2m左右为宜,中间要加设横杆不少于二度,护栏杆的垂直距离应小于40cm。井架与建筑的距离超过30cm时,应在平桥底挂兜底安全平网。

10、 井架在楼层的出入口上方要架设防护挡板或挂安全网防护,并在出入口处设层间活动安全闸门和在显眼处挂有安全操作规定牌子和警示标志。

11、 吊篮底板应使用有防滑措施的钢板;如使用木板时,木板下应焊有不小于Φ6间距20cm×20cm的钢筋支承。

12、 架体的三个外侧面要满挂密眼安全立网,安全网的重叠位置应不少于10cm,并绑扎牢靠。使用组合井架时,还必须在相邻井架之间用棚竹、钢筋网脚手板或密眼安全网设置安全隔离防护、防护杆、板的空隙不应大于50mm,高度与架体相同。

13、 作业人员严禁乘吊篮升降。

14、 在架体安装和拆除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上方及地面10m范围内设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靠近交通路或有人操作的地方还要设置防护挡板。

15、 其安全保护系统包括:1、吊笼防坠落设备;2、停靠安全设备;3、吊笼上下极限限制器;4、低门开启联动设备;5、超载限制器;6、卸料门开启与卷扬机联锁—楼层联络信号—停层系统。

16、 井架的其他验收,应严格按照《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标准进行验收及有关规范安装使用。

13

四、井架的使用 1、验收

1.1、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械设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安全员、设备安全人员及操作工参加,依照设备启用验收表实施,做好详细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井架验收应及时上交验收单,经有关部门及公司安全设备科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双方工程项目全部机械设备进场安装,必须安全可靠,各 种防护设备齐全,符合公司有关规定。每台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经双包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及有关人员验收签字,然后经市建筑机械专业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挂牌方能投入使用。

1.3、设备启用验收项目内容:

(a)、检查起重限位,变幅限位,挤箱限位,行走限位,冲顶限位。

(b)、检查各机械传动部件是否正常,螺丝紧固是否松动。 (c)、检查各制动器,制动效果是否可靠,确保制动器有效工作。 (d)、检查钢丝绳的规格及磨损和断丝情况,及钢丝绳端头紧固情况。

(e)、检查各传动机构、机械运动处、减速箱、蜗轮箱等工作是否正常。

(f)、检查各变速机构、齿轮部位、液力联合器、钢丝绳、滑轮及黄油嘴处是否加足各种润滑油。

(g)、检查塔吊路轨型号、轨距、拉杆、四组轨牌及路轨端头硬

14

靠山是否齐全可靠完好有效。

(h)、检查吊具、索具等是否齐全,符合标准,安全可靠。 (i)、检查塔吊、人货电梯、井架等避雷针接地设备是否完好有效。

(j)、检查各种设备电器,包括外扫电器设备,电器部分验收均按(低规)标准严格执行。

1.4、机械设备使用必须认真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和保养规定,未 通过验收的设备,任何人不得违章擅自开启使用,在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者,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2、使用前的检查

2.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和永久变形; 2.2、架体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2.3、附墙架、缆风绳、地锚位置和安装情况; 2.4、架体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5、安装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2.6、卷扬机的位置是否合理; 2.7、电气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

2.8、信号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 2.9、钢丝绳、滑轮组的固接情况;

2.10、架体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 3、定期检查(每月进行1次)

3.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锈蚀、永久变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