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誓不屈节,敢于怒斥权奸害民误国。柳敬亭任侠好义,奋勇投辕下书,使手握重兵又性情暴戾的左良玉折服。像李香君、柳敬亭等心系国家安危、甘为正义出生入死的下层人物形象,不仅与马、阮之流大相径庭,也使清流文人相形见绌。作者在剧中的贵贱颠倒,热情歌颂下层人物,不只表明“孔尚任突破了封建的等级贵贱观念??以及对此做出的思索”,也表现了作家的民主启蒙思想。

再次,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休戚与共关系的深刻揭示。作者在褒贬人物时虽仍用“孝子忠臣”之类的传统道德用语,却扩大了“忠”的内涵,已由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本、民族为本。福王代表国家,可他只想着声色之娱,却忘记了为君的职责,在清兵南下,南明灭亡后,他就失去了为君的依托,连性命也不保了。起初拥立得势、得意扬言“幸遇国家多故,正是我辈得意之秋”(《迎驾》),“相公养体,尽咱吐气扬眉”(《媚座》)的马、阮,顷刻势败身亡;而清流文人吴应箕、陈贞慧至此才有“日日争门户,今年傍那家”(《沉江》)的顿悟;特别是虚构《入道》一出,借张道士之口呵斥在国破家亡之后重逢的侯、李:“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么?”说得侯、李二人“冷汗淋漓,如梦忽醒”,双双入道。这不仅展示出国家与君、臣、民等个人的关系,而且上升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哲理高度,完全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表现出鲜明的国家至上思想。

由是观之,《长生殿》主要表达作者对“占了情场”的李、杨真挚爱情由衷的赞美,以及“情缘总归虚幻”的人生哲理的顿悟。而《桃花扇》借写侯、李爱情的悲剧,观照南明王朝的灭亡,反思南明王朝覆灭的原因,抒发历史兴亡和人生空幻的感慨,为后人提供历史与人生的借鉴。

三、“以史衬情”和“以情观史”

在对历史和爱情两个元素关系的处理方面,《长生殿》侧重于情,《桃花扇》则偏重于史。 《长生殿》以李、杨爱情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大事为副线布局,把轻歌曼舞、卿卿我我与争权夺利、动乱血泪交错安排,重在表现“占了情场”与“弛了朝纲”“乐极哀来”的必然联系。写史主要是衬情。

首先,纵观李、杨爱情升华的过程,也是弛了朝纲、民怨沸腾的过程。李、杨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李隆基一身而二任,作为风流情种,是与杨玉环爱情的缔约者,但同时作为一代帝王,又是杨玉环魂丧马嵬的制造者,也就是成了李、杨爱情的破坏者。而杨玉环本身亦是如此。她拥有李隆基长久专一的爱情,“三千宠爱于一身”,同时又使李隆基耽乐忘政,误用权奸,酿成安史祸乱;她们穷奢极欲,暴殄天物,千里进果,踏苗伤民,最终导致马嵬兵变、自缢身死的悲剧结局。可谓乐极生悲。剧中李、杨爱情生活与社会政治斗争两条线索互为表里,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相得益彰。作者意在揭示李隆基纵情声色与安史之乱福祸相依、“乐极哀来”的因果关系。

其次,全剧上下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彼此相照应。没有前半部分现实的悲剧铺叙,

后半部分所鼓吹的至真之情就无从生发,“情”的内涵也不能拓宽。如果没有上半部李、杨二人历尽劫难,遍尝人间悲欢离合的现实描写,哪有后半部唐明皇的大彻大悟,在超现实中使爱情理想复生。全剧以《埋玉》为界分前后两大部分,前者写“乐极”,后者写“哀来”;前者写真,后者写幻。真幻结合,极力表现李、杨的“钗盒情缘”。当李、杨饱尝人间悲欢离合的酸甜苦辣后来到月宫,得以在由生入死的虚空中实现金钗成双、钿盒重合的“永团圆”。至此,寄寓作者美好爱情理想的李、杨生死相依的至情,得以推向极致。

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则在力求信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李离合之情,来观照弘光小王朝。写情是为了观史。

其一,以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为铺演情节的基点。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先声》)。即以侯、李爱情为中心线索,环环相扣,展现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画卷。侯、李结合伊时,正是南明王朝酝酿成立之时,剧中展现了复社文人与阮大铖之间的斗争。南明朝立,马、阮大权独揽,党同伐异,造成侯、李由合而离,从而引出侯、李两条线索。以侯方域一线联结史可法、江北四镇和驻守武昌的左良玉,揭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李香君一线联结南京城内弘光皇帝、马士英、阮大铖等朝臣及秦淮歌妓艺人,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最后,江山易主,侯、李由离而合。从中可见,侯、李的悲与欢、离与合,无不折射出南明的兴与亡、成与败。

其二、巧用定情信物诗扇为全剧主线。诗扇既是侯、李定情的标志,又是他们离合的象征,也是李香君抗拒强暴的武器。一柄纸扇,由侯方域题诗到抗暴溅血,再被杨龙友点染成桃花扇,由李香君之手再到侯方域之手,几经周折,其内涵愈丰。扇面上不仅记录着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还是剧中主要人物登场演出的列表;既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也是剧情发展的航标。作者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桃花扇小识》)。把桃花扇置于戏剧结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位置上,并以此为剧名。正如作者言:“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由此可见,诗扇虽小,但它关系着人物命运,暗含着剧本主题。

综上所述,因两剧创作题旨的不同,作者对历史和爱情两者关系艺术处理也必然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长生殿》“以史衬情”,侧重于情;而《桃花扇》“以情观史”,偏重于史。

以上分别从三个方面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相异之处,并非要给人一种割裂之感,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着其内在本质联系的。《长生殿》基于对至真之情的崇尚,故采取“以史衬情”的艺术手法。受这种创意的影响,作品对历史的反思、警示不够,作品的主题不够深刻。而《桃花扇》的作者则将侯、李的爱情故事置于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下,以征实求信的爱情悲剧观照历史,揭示南明王朝灭亡之因,反思历史,垂戒后人,增强了作品思想的深刻性。

总之,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虽诞生于清初,却达到了清代戏剧的

高峰,是清代传奇中两部思想和艺术都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对清代戏剧的发展功不可没。当然,两大传奇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长生殿》所流露出的“情缘总归虚幻”的佛家色空思想;《桃花扇》中所折射出的远离凡尘、出家入道的逃避心态,应该是我们所摒弃的。

注释:

①《长生殿》,洪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北京第2版,第226页

②《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19页

③《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57页

④《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19页

⑤《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91页

⑥《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91页

参考文献:

1.《长生殿》,洪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北京第2版 2.《桃花扇》,孔尚任著,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4月北京第1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附件三:教学设计范本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懂得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教育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时,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嫦娥奔月)那夜空中美丽的星星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牛郎织女星)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进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

(板书课题 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