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高考模拟演练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高考模拟演练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样品中过硫酸钾的含量可用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过硫酸钾样品0.300 0 g于碘量瓶中,加入30 mL水溶解。 步骤2:向溶液中加入4.00 0 g KI固体(略过量),摇匀,在暗处放置30 min。 步骤3:在碘量瓶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1.00 mL。

--2-(已知反应:I2+2S2O23===2I+S4O6)

①若步骤2中未将碘量瓶“在暗处放置30

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过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认为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0.40

mol过硫酸钾与0.20

mol硫酸配制成1

L溶液,在80 ℃条件下加热并在t时刻向溶液中滴加入少量FeCl3溶液,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图所示(H+浓度未画出)。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意知,硫酸铵转化为过硫酸铵为氧化反应,则应发生H+的还原反应;(2)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和过硫酸钾的性质,应运用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分离。(3)①若在步骤2中未将碘量瓶放臵30 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可能

13

造成过硫酸钾未能完全转化,最终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滴定终点即是碘单质刚好消耗完毕,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s不变色。②根

2-2-

据电子转移关系有S2O8~I2~2S2O3,故n(K2S2O8)=0.1000 mol·L-1×0.021

1

L×2=0.001 05 mol,m(K2S2O8)=0.001 05 mol×270 g·mol-1=0.283 5 g,0.283 5 g

w(K2S2O8)=0.300 0 g×100%=94.50%。③定量实验均应重复进行2~3次,故应该“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2次”。(4)由过硫酸钾的结构及图中粒子的量变化知,0.4 mol过硫酸钾可生成0.4 mol H2O2,然后再分解可得0.2 mol O2,与图吻合。

电解

-+2-

答案 (1)2SO24+2H=====S2O8+H2↑ (2)在不超过80

℃的条件下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冷水洗涤

s不变色

(3)①偏小 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②94.50%(或0.945 0)

③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2次 (4)H2O2

20.(14分)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Ⅰ.已知:Fe2O3(s)+3C(s)===2Fe(s)+3CO(g) ΔH1=a kJ·mol-1

1

CO(g)+2O2(g)===CO2(g) ΔH2=b kJ·mol-1 4Fe(s)+3O2(g)===2Fe2O3(s) ΔH3=c kJ·mol-1 则C的燃烧热ΔH=________ kJ·mol-1。

Ⅱ.(1)依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s)+CO2(g)===2CO(g)

B.NaOH(aq)+HCl(aq)===NaCl(aq)+H2O(l) C.2H2O(l)===2H2(g)+O2(g) D.2CO(g)+O2(g)===2CO2(g)

若以熔融的K2CO3与CO2为反应的环境,依据所选反应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3(g)

ΔH=-92.4 kJ·mol-1,开始他们将N2和H2混合气体20 mol(体积比1∶1)充入5 L合成塔中,反应前压强为p0,反应过程中压强用p表示,反应过程中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p

p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 A.压强保持不变 B.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NH3的生成速率是N2的生成速率的2倍

②0~2 min内,以c(N2)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③欲提高N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体系中按体积比1∶1再充入N2和H2 B.分离出NH3 C.升高温度

D.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E.加入一定量的N2

(3)25 ℃时,BaCO3和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分别是8×10-9和1×10-10,某含有BaCO3沉淀的悬浊液中,c(C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是________ mol·L-1。

解析 Ⅰ.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①×21+②×6+③)÷6得,C(s)+O2(g)===CO2(g) ΔH=6(2a+6b+c)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

2a+6b+c-1

kJ·mol。Ⅱ.(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6

2-3

)=0.2

mol·L-1,如果加入等体积的Na2SO4溶液,若要产生BaSO4沉淀,加入Na2SO4

-池,选D;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CO-2e-+CO23===2CO2。

15

(2)①此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压强不变说明达到平衡;因为气体总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运用密度不变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NH3的生成速率是N2的生成速率的2倍,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②设反应的N2为x mol,则反应的H2为3x mol,生成的NH3为2x mol,由压强关系得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0-x+10-3x+2x

=0.9,解得x=1,则用氮气表示

20

1 mol

=0.1 mol·L-1·min-1。③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

5 L×2 min

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氮气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加入一定量的氮气,氮气的转化率降低,E错误。(3)根据题给数据,由Ksp(BaCO3)=

2-

c(Ba2+)·c(CO3)得c(Ba2+)=4×10-8 mol·L-1,混合后溶液中,c(Ba2+)=2×10-8

- mol·L-1,要想产生BaSO4沉淀,至少需要Qc=c(Ba2+)·c(SO24)=

--3Ksp(BaSO4),计算得c(SO2L-1,则加入Na2SO4溶液的物质的4)=5×10 mol·

量浓度最小是0.01 mol·L-1。 答案 Ⅰ.

2a+6b+c

6

Ⅱ.(1)D CO-2e-+CO23===2CO2

(2)①AC ②0.1 mol·L-1·min-1 ③AB (3)0.01

21.(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卤素性质活泼,能形成卤化物、多卤化物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1)卤化氢中,HF的沸点高于HC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F-与Mg2+、K+形成的某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其中“○”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多卤化物Rb[ICl2]分解时生成晶格能相对较大的铷(Rb)的卤化物,则该卤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