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高考模拟演练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高考模拟演练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弱碱性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解析 由Z的电子排布可知为Mg,则X、Y、W分别为碳、氮、铝。A项氮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Mg(Z),C项不正确;CO2所含的化学键为共价键,MgO所含的化学键为离子键,D项不正确。 答案 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而镀锡铁则相反 C.对于N2(g)+3H2(g)2NH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以及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5.5×10-13,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解析 该反应的熵增大,但不能自发,推知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即ΔH>0,A错误;镀锌制品破损后,锌做负极,铁做正极,铁受到保护,镀锡则相反,B错误;压缩气体体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水的电离方向移动,故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 C

12.从一种珊瑚中分离出的活性含氯化合物punaglandin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5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分子有3种含氧官能团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 A项,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错

误;B项,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C项,分子中含有羰基、羟基、酯键3种含氧官能团,正确;D项,分子中有碳原子连3个碳原子(4个碳原子构成四面体),所以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错误。 答案 BC

1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B.联合制碱法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在蔗糖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在浓度均为0.01

mol·L-1的NaCl和Na2Cr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先析出AgCl,则Ksp(AgCl)

解析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即可,用待测液洗涤后会导致消耗更多的标准液,A错误;B项是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B错误;D项两种Ksp表示的公式不一致,无法比较Ksp的相对大小,D错误。 答案 C 14.T

K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 )。

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n(Cl2)/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0 2 0.16 4 0.19 6 0.20 8 0.20 ( )。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0.080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 mol·L-1,则反应的ΔH<0

C.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 和0.10 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6

D.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0.9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80%

0.16 mol2 L

解析 v(CO)=v(Cl2)=2 s=0.040 mol·L-1·s-1,A错误;注意容器的体积为2 L,原平衡状态时,c(Cl2)=0.1 mol·L-1,温度升高后,c(Cl2)增大,故平0.1×0.1衡正向移动,得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原平衡状态时,K=0.40.10.12×2

=0.025,由于温度不变,故K不变,Q=0.9=0.005 6

20.20 mol

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C正确;原平衡时COCl2的转化率=1.0 mol×100%=20%,若起始充入1.0 mol Cl2和1.0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转化率为80%,现少充入0.1 mol CO,则Cl2转化率减小,D正确。 答案 CD

15.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H+)

B.溶有等物质的量NaClO、NaHCO3的溶液中:c(HClO)+c(ClO-)=c(HCO-3

-)+c(H2CO3)+c(CO23)

( )。

-A.向0.1 mol·L-1NH4Cl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氨气后:c(Cl-)>c(NH+4)>c(OH)>

C.向CH3COONa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所得溶液中:c(Cl-)> c(Na+)>c(CH3COOH)

D.等物质的量浓度CH3CO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H3COOH)+2c(OH-)=2c(H+)+c(CH3COO-)

解析 阴离子总浓度不可能大于阳离子总浓度,不符电荷守恒,A错误。由NaClO的物料守恒有,c(Na+)=c(HClO)+c(ClO-),由NaHCO3的物料守恒有

2-c(Na+)=c(HCO-3)+c(H2CO3)+c(CO3),由于两者等物质的量,则两溶液中

c(Na+)相等,B正确。由电荷守恒及溶液呈中性有c(Na+)=c(Cl-)+c(CH3COO

),则c(Na+)>c(Cl-),由CH3COONa的物料守恒有c(Na+)=c(CH3COOH)+

c(CH3COO-),得c(Cl-)=c(CH3COOH),C错误。由电荷守恒式有c(Na+)+ c(H+)=c(CH3COO-)+c(OH-),物料守恒式有c(CH3COOH)+c(CH3COO-)=2c(Na+),两式联立得c(CH3COO-)+2c(OH-)=c(CH3COOH)+2c(H+),D错

7

误。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2

分)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主要原料制备立德粉(ZnS和BaSO4的混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时,焦炭需过量,其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4CO(g)+BaSO4(s)BaS(s)+4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工业级氧化锌(含少量FeO和Fe2O3杂质)和硫酸制取硫酸锌溶液时,需先后加入H2O2溶液和碳酸锌精制,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碳酸锌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重晶石与焦炭反应需要高温,而焦炭燃烧可放出热量达到反应所需的高温,同时焦炭过量,必然使更多的重晶石参与反应,从而提高了重晶石的利用率。(3)由流程图可知,反应物为BaS与ZnSO4,可知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4)工业氧化锌用硫酸溶解时,溶液中存在Fe2+,而H2O2有强氧化性,可将其氧化为Fe3+;Fe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Fe3++3H2OFe(OH)3+3H

,加入ZnCO3与H+反应,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得到Fe(OH)3沉淀。

答案 (1)①焦炭燃烧放热,提供反应所需温度 ②提高重晶石的利用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