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利用植物与人体器官的相似性进行配方用药,在任何一个以植物为药的民族中 都存在,典型的如汉族、瑶族、苗族、彝族等。先不说哈尼族民间关于棕榈医药的 知识是否真有实际效用,“其主要的目的并非是实用。它首先是为了满足理智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不可否认,正是因为受到一种认为棕榈各部位与人 体器官“相配”、“相一致”的一致性观念影响,才有了象形医药的应用。如认为棕 苞形似人体的胃囊,昧甜微涩,可治胃部不适、泻肚腹胀等;棕果形似肾,因此用 以补肾壮阳,配方应用可医治月经不调、闭经等病症:棕榈树茎里的白色木质纤维 形似于骨髓,被用于医治跌打损伤、断骨的接合:棕根形如筋,味涩,可医治肾病、 发热等。 除开食用和医药用途,棕榈在哈尼族日常生活中的游艺、编织、玩乐、舞蹈等 方面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棕榈的叶子和树茎成为哈尼族游艺最常用的材料和道具, 哈尼族女子喜欢用新鲜的棕榈叶编织手镯、戒指、蚂蚱等玩艺,而小孩却喜欢用棕 榈树茎制作独轮车和小三轮推车的轮子,甚至用棕榈叶打结拴成的棕榈叶绳也被孩 童们用来跳绳。哈尼族也过端午节,但多采用蜘蛛抱蛋的叶子和棕榈叶包粽子,而 且孩子们和年轻人喜欢用棕榈叶编织成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形状再装入糯米, 称为“sseilpavqholkyul”(棕榈叶糯米菱角)或“sseflpavqhoqba”(棕榈叶饭盒)。这显 然是端午节习俗流入哈尼族地区后融合当地风俗和植物条件产生的一种变异。 棕扇舞是流传于哈尼族民间的一种舞蹈,因舞者手持棕榈叶制作的棕扇而得名。 平时一般不跳,多在哈尼族重要的节日“kuqzaqzaq”(关秧门,多称为“六月年”) 和“zaq]eiqtei”(哈尼族传统新年,也称为“十月年”)以及老人的葬礼上跳,年 青入和老人都跳,但舞姿不同,葬礼上跳的棕扇舞动作与年节活动上所跳的也不一 样。哈尼族民间的棕扇舞古朴庄重,主要模拟生产、生活或鸟类的动作,富有浓郁 的乡土气息。如今棕扇舞已为文艺创作工作者吸收,改编后搬上了现代舞台。 棕榈树茎较为挺直,但由于树茎内腹的白色组织呈纤维状,不够坚硬,并不适 合用作长期的建筑用材。哈尼族民问常常把棕榈树茎用作短期的l临时性建材,如门 前庭院的防护栏、猪厩的门栏、田间的田棚、砖瓦窑的窝棚等都使用棕榈树茎作为 支柱或横粱。棕榈在哈尼族民间的日常生活利用甚至可从哈尼族许多细微的生活用 ①(法)列维一斯特劳斯原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页。

具中寻见踪迹,哈尼族用干枯的棕榈叶作燃料;用棕榈叶制作赶苍蝇的棕叶蝇拂; 用棕榈裂片中脉制作棕筋刷,专门用于洗刷筲箕、簸箕;用棕榈树茎刻成猪食槽使 用;用棕巴掌缝制成毛鞋;用棕榈树茎刻成分水木刻;此外,手摇木制纺线机、织布 机、木头鞋、牵牛绳、捆秧绳……点点滴滴。哪怕是较为细微的生活用具,都能看 到哈尼族对棕榈的利用。 3.2棕榈在哈尼族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山断村才见, 溪回路欲迷, 贩茶非土僚, 劝酒是和泥。 ——袁嘉谷《滇绎》 哈尼族居住的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地区道路交通运输的 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进入9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开挖公路, 完善山区公路运输条件,甚至开挖修缮乡村公路,但一遇雨天,许多乡村公路不是 泥泞坑洼,就是路基坍塌,发生滑坡现象,正常的公路运输常常因此受阻而受到当 地民众的冷遇。 与哈尼族日常生活、生产联系更加紧密的还是民间群众自己开挖或自然行走而 形成的山间小路。这些小路可能经过村寨,可能穿过山林,也有可能经过田地,除 了人们经常走而路径明晰的公用性山路,哈尼族山区到处是路,甚至梯田田埂和地 块边角也是可以通达各方的路径。这样的道路有可能整条是坡路,也有可能中间插 有一段坡度较为平缓的所谓“平路”。总之不是爬完了上坡接着走一段平路,然后又 接着爬坡,就是整段路程都是坡路。这样的道路状况决定了哈尼族只能和其他山区 民族一样采用“人背马驮”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基本运输。 在哈尼族传统的“人背马驮”运输方式中,棕榈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供给作用。哈尼族民间使用的蓑衣、背枷绳、背索、绳子、马鞴、梯子等用具的制 作材料全都取自于棕榈,主要是选用棕榈的棕片、棕丝和棕榈树茎制成。蓑衣和背 索是哈尼族生活、生产活动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用具之一,蓑衣不仅防潮、防雨、防 22

寒,也可以起到保护脊背、艟部的作用,哈尼族民间的妇女和老人几乎养成了“出 门披蓑衣”的习惯,而背索不仅可捆绑物品,最主要还在于它宽厚的棕片肩带可减 轻所负重力对头部、肩部的勒痛。 哈尼族民间传统的背负运输方式有男女性别的区分,用当地话来说是“女人用 头背,男人用肩背。”这种有性别差异的背负方式在哈尼族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 不分年龄大小,哈尼族女性一律采用头背方式来负载所有物品,而男性则全部都用 肩膀作为负重基点,并且哈尼族男性习惯双肩背负方式。在哈尼族村寨,唯一可以 看到哈尼族女性使用肩膀背负的情形是背婴儿,其他任何场合包括背柴火、背背箩、 背石头、背谷子、背包谷等都只能见到头背的方式。偶尔有个别幼小的女孩用肩背 方式背-4,捆包谷杆回家作燃料,别人也会取笑她“背男人的背子”。而在这种流传 得近乎使人忘记其形成民俗心理的习俗背后,是哈尼族对人体头部生理构造的认知 和由此产生的信念。 现代解剖学认为,人体的骨髂能够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且具有修复和改建的 能力。除营养、代谢因素对人体骨形态结构有影响外,机械因素也构成影响,而且 不但可以影响骨的形态,甚至可以改变其运动范围。成年人的骨具有坚硬的特点, 也有弹性”。笔者一直在考虑很多山区民族的背负方式为什么存在男女差异,除了山 区环境的影响,是否这些民族对人体自身生理特点的认知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 式?哈尼族对人体头部骨组织的认知包含这样的内容,即“女人的头骨比男人的头 骨厚,女人的头骨硬,男人的头骨薄、脆。”故丽,男人不能用头背东西,而女人却 可以。这种源自对人体生理构造的认识不仅产生了男女两性不同的背负方式,也导 致了相关的背负用具也因此而具有男女两性的区%4和标志。 蓑衣和背索是哈尼族随时都用得着的背负工具.而哈尼族民间制作并使用的蓑 衣和背索明显地被区分为男式和女式。哈尼族没有用专门的语言称呼来区分蓑衣的 性别,一律称为“sseilgeel”,但是任何人都分得清男式蓑衣和女式蓑衣。哈尼族 民间制作的蓑衣以棕片为料,棕丝搓成的细棕绳为线,经折叠加压缝制而成,男式 蓑衣两侧明显地留有称为“sseiigeel’labao”(蓑衣袖口)的通肩袖口,披男式蓑 衣就像穿衣服一样把两只手分别伸进两侧的蓑衣袖口,就有如披上一件无长袖、无 ①参见郑恩竟主编(人体解齿4学》,人民卫生出版牡1985年版,第12页。

前襟的衣服:而女式蓑衣在样式上更为简单,只一根棕丝绳拉着一整块棕衣,只要 用棕丝绳往头上一套,再拉至前胸就成。如果有人要借用蓑衣,主人一定会问清什 么人要用,以判断使用蓑衣的人是合适用男式蓑衣还是女式蓑衣,然后会告诉孩子 “去把你妈的蓑衣拿来”,或是“去把你爸的蓑衣拿来”。即便在急需的情况下找不 到合适自己披的女式蓑衣,哈尼族女性披男式蓑衣也不会采取男子的披法,总要把 蓑衣倾斜到一定程度才像披女式蓑衣一样使用或是只把右手伸进右侧的蓑衣袖口, 斜披着使用,而不像男子一样把两只手都分别伸进左右两侧的蓑衣袖口。所以,虽 然哈尼族民间没有专门的直接称呼用语来区分男式蓑衣和女式蓑衣,但却在“蓑衣” 一词前加以具有区分男女性别的修饰性用语,以达到区分男式蓑衣和女式蓑衣的目 的,而且在式样上有明显的区别,披蓑衣的方法也不相同。 哈尼族使用的背索也是用棕片和棕丝缝制搓成的,但在式样上也分为两种,一 种是有两个肩带和两根棕绳的背索,哈尼语称为“vruqmiqmijyuq”(双背索),意为 “有双片带子的背索”,另一种是只有一个头带和单股棕绳的背索,哈尼族称作 “wuqmiqmitiq”(单背索),意指“只有单独一个带子的背索”。同样地,从称呼用 语中看不出背索有性别差异,但从背索式样就反映出背索的使用也有男女之分,双 背索明显是“用肩膀背”的男人使用的,而单背索却为“用头背”的女人所用。无 论单背索还是双背索,其带子都用棕片缝制成宽厚的带状,皆称为“wuqmiqmibaoq”, 意为“背索的背带”。缝制成带状有利于减轻重力对肩膀和头部的勒痛感,宽厚的背 带让背负重物的人感觉轻松、舒服。 朱辅《溪蛮丛笑》曾载古代五溪蛮“负物不以肩,用木为半枷之状,箱其顶, 以布带或皮带系之额上,名背笼”。这种背负工具和习俗至今在西南地区许多民族中 还有保存,特别是山区的少数民族。背枷在哈尼语中称为“paokeel”,一般只有女 性才使用,它是哈尼族妇女在生产劳动中背负重物时经常使用的工具。哈尼族民间 制作的背枷主要由一长方形木制品(中间呈弧状掏空)和两端系着的双股棕丝合绳 构成,使用时将背枷中间呈弧状部位套住脖颈,用背绳捆住所背物品并把头索套在 前额上。由于重力分散在肩、背、头部。受力均衡,背起重物也就在山路间行走自 如。背枷一方面可以保护后脑.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重力对肩、脖等部位的压迫感并 起到保护作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