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

云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尼族民间棕榈栽培利用及文化象征 姓名:邹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民族学

指导教师:尹绍亭 2003.5.1

【摘 要】 植物与人类的袭层联系最早源于人类对植物资源的依赖,人们依靠植物提供 的原料解决食物、燃料、住所以及衣着、交通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伴随 着植物在人类社会的资源流动和物质联系的发生,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就表现为 双向式的互动关系,即人类不光利用了植物资源,植物也对人类的信仰和行为构 成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从而成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部分。棕榈是我国长江流 域以南常见的一种常绿植物,而在红河流域的哈尼族村寨,棕榈不仅是具有商业 价值的经济林木,还是一种有着多样化利用方式和多重象征含义的文化植物。本 文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红河县哈尼族村寨开展定点研究,通过对哈尼 族民问的棕榈种植管理模式和命名、分类方法,以及哈尼族民间有关棕榈的文化 信仰和对棕榈的各种价值利用的调查,对棕榈在哈尼族民间的文化象征及其意义 进行分析,探讨和揭示棕榈与哈尼族社会、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哈尼族民间 棕榈 种植管理 价值利用 民间命名和分类 文化象征

致 谢 (Acknowledgments)

因为一个梦,工作后又重返校园,所幸一路捡拾到的不尽是劳碌和艰辛,更 多的还是光荣与梦想。回想风雨兼程的日子.便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浸满心田。“一 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的成长故事背后,都有无数双手热情的 扶持,我愿意和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师长和友人们分享今天的 喜悦.在此要特别感谢导师尹绍亭教授,尹老师不止一次地敦促我对田野调查和 论文撰写要认真细致、严谨,还对论文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舍空洞之理 论,究切实之学问,得遇严师指点,实乃一大幸事。 此外,还有许多师长和友人是不能忘记的: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的张佩芝老师 在给日本筑波大学留学生教授哈尼文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这对我更 好地理解和记录母语奠定了基础。谭乐水编导和范志平导演的教学和实践训练不 仅教会我以第三只眼观察生活,还教会我重新认识大家和匠人。新西兰维多利亚 大学JoI】Il Mick/nnon和Jean Miclcinnon夫妇的友谊和激励鞭策着我不懈地按自己 的方式努力成长。在李正丽女士的热心引见下,昆明植物研究所棕榈藤研究专家 陈三阳教授在我确定选题之初就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杨羊就、街顺宝不嫌烦扰还 以书相赠,张义龙、钱发德等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方便。人类学 系琶明安、沈海梅、林鸿程以及研究生处学位办的张志敏等老师在繁琐的事务办 理过程中始终饱含热忱,令我感动。 也要感谢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李期博所长和全体同仁,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我也不可能同时兼顾进修班和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生班的课程。Barbara Keifenheim教授和瞿开森博士也为我能够坚持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生班的课程提 供了帮助,安莉女士则让我用她办公室的电脑输入了论文国际音标部分,于此~ 表谢意。 最后,要感谢我的双亲和知心爱人,他们台g关爱是我永远的幸福。特别是我 的母亲t即便在与癌症牵手的日子里,她还一如既往的关心着我的生活,并不厌 其烦地为我解答许多哈尼语词汇。母亲对人生乐观而坚强的态度始终是对我的安 慰与激励。祝愿我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都平安幸福!

1.引言

1. 1选题主旨和研究点概况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国外一般称作“阿卡”(Ahka),主要分布在东南 亚诸国的

北部山区,据1996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 讨会的有关资料统计,东南亚一带阿卡人口总数约为50万人。在国内,啥尼族为云 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煳、思茅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玉溪市,人口总数为131万人(1999年统计数据)。其中,居 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足族人口总数约占国内哈尼族人口总数的5076.2000 年红河州哈尼族人口数达65万人。红河州境内的哈尼族以善耕梯田而闻名,而其以 村寨为中心,梯田和山林上下围绕构成的三点~线式构建格局(参见图例2虾昆村 削面图)也从生态适应的角度体现了哈尼族处理人地关系的根本特点。在哈尼族与 山区自然环境的人地关系中,入与植物界的联系不仅仅是“植物为我所用”的纯粹 物化观念在起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一种对植物的文化信仰在物化的表象背后支 撑着种种看似独立存在的行为模式。 棕榈是哈尼族地区撮常见的植物树种之~,同时由于哈尼族建寨时都要在寨头 栽种棕榈,棕榈成为哈尼族村寨的一种象征性标志,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无棕无竹 不成哈尼寨”。哈尼族传承至今的种棕、用棕系列民俗事象充分说明,棕榈曾经是哈 尼族民间为自用种植的消费作物和一种为特定文化和信仰赋予象征含义的文化植 物。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当地政府部门采取 推广种植措施,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棕榈种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由传统的在 村寨周围、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零星、分散种植发展为在荒山荒地成片成林地集中 种植,种植量也逐年上升.棕片生产成为当地~大优势产业,以红河县为首的哈尼 族地区成为全国较大的棕片生产基地。 棕榈在哈尼族地区有着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林木的特征,一方面,哈尼族民间对棕 榈有着特殊的文化信仰,棕榈不光和竹子一样是哈尼族村寨的绿色植物象征,它在哈 尼族民间还有着多重的文化象征含义和文化价值利用。另一方面,哈尼族对棕榈的 传统物性利用也具有利用频度高、利用范畴极为广泛的特点。棕榈从单一的消费作物兼而有之商品、经济作物(cash crop)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它又成为增 加当地哈尼族农村人口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和刺激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经 济作物资源。但同时,市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和价格不稳定等特点也打破了长 期以来哈尼族与棕榈之间那种顺乎自然的供求关系和平衡原则,进而也影响到了哈 尼族传统的棕榈管理利用模式和哈尼族民间历史传承下来的棕榈民俗事象。 认为树木是一种话物化的生命存在而相信树木具有促使天空下雨、阳光闪耀、飞禽和牲畜增殖、 妇女容易生育等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归因于树木被想象成人格化的存在或以入的形象来表达树精 灵。首先.树木或树精灵被认为可以带来雨水和阳光。其次.树精灵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再次, 树精灵可以使牲畜增殖t也可以护佑妇女的生育。……在印度北部,椰子受到敬重,被认为是最神 圣的水果之一。在当地.椰子被称作Sriphala或Sri之果,Sriphala(Sri)意为“兴旺繁荣之神”。 椰子是生育的象征,印度北部的整个地区都把椰子保存在神殿里井由祭司把他们送给想要孩子的妇 女。。 弗雷泽在《金枝》中列举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崇拜树木和 树精灵的丰富的资料。不论国内国外,许多文化人类学的调查资料中也有对民族植 物的记录,但很多人似乎只对有关植物的图腾信仰和巫术感兴趣,在相关的调查资 料中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大量的有关植物的迷信和膜拜,宗教的外衣总给民族植物蒙 上一层神秘而阴森的色彩。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对一定的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创造、 形成和发展的,相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个民族各不相同的环境适应方式和环境改 造方式,所以各个民族也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20世纪60年代,生态人类 学在人类学领域内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对生态环 境的适应机制,探讨人类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人类学在应 用研究上也积极拓展领域,参与社会决策并探讨与杜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 1895年,美国学者哈什伯杰(J.w.Harshberger)第一次提出“民族植物学一 Ethnobotany)这一学科术语,至今。从属于生态人类学范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己 OJaEes P?118 G‘Frazer,The Golden Bouch.China Social Sciences 119 Publishing House 1999 ②参见麻国庆著‘走进他者的世界》.学苑出版杜2001年版,第175页,第177页。

2. 2 从早期单纯地对土著民族植物利用进行调查、鉴定和编目发展到人类对植物认知、 利用及相互作用的研究,既包含

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与管理的系统知识,又包含 人类对植物环境认知与管理的文化技术特征。。换句话说,作为生态人类学中与植物 相关的一部分,民族植物学不再仅仅与编制植物名录相联系,而且强调人与知识之 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实践知识积累的过程及如何适应变化的 环境条件。人类学和生态人类学的发展都显明了学科知识交叉越来越重要的趋向以 及向应用研究方向拓展领域的现状和特点。 对棕榈在哈尼族民间的培植利用和象征层面展开调查和进行微观研究,是力图 弄清在当今经济目的掩盖下的哈尼族棕榈产业背后留存的民族文化信仰,并对哈尼 族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