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E.不需要解对象的特性

12.( )( )( )( )( )是自动控制领域出现的新型控制系统。

A.自适应控制 B.自学习控制 C.模糊控制 D.人工神经网络 E.预测控制

13.选择性调节系统中,防止积分饱和的方法有( )( )( )( )( )。 A.限幅法 B.内反馈法 C.限频法 D.积分切初法 E.外反馈法

14.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硬件部分由( )( )( )( )( )等构成。

A主机 B.外部设备 C. 过程输入输出设备 D.人机联系 E.通信设备

1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具有( )( )( )( )( )等特点。

A.系统的升级性 B.互可操作性与 互用性 C.现场设备的智能化 D.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E.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产上不允许被调参数有波动的情况下,可采用非周期衰减形式的过渡形式的过渡过程。( )

2.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到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

3.只压力差的绝对误差相等,标尺范围较小的表精度较高。( ) 4. 电子电位差计与自动平衡电桥都可以配用热电偶测温。( )

5. 采用阀门定位器可以改善阀门的工作特性。( )

五.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对于其始为0℃的电子电位差计,当输入端短路时,仪表指针指向何处?为什么?若要仪表指向0℃,怎

么办?

2.简述工业过程控制中,为什么不用单纯的前馈调节,而采用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3.用法兰液位计测开口容器内液位,其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到仪表的距离分别是h1=1m和h2=3m(如图卷1-2)。若被测介质密度ρ=980kg/m,求:(1)变送器量程为多少?(2)是否需迁移?迁移量是多少?

3

4.某测温系统如图Ι-3,热电偶为K,但错用了与E电偶配套的电子电位差计,当仪表指示为200℃时,

实际tX=?。(室温t0=30℃)

5.如图卷I-5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1)画出控制系统方快图。

(2)反应器温度不允许过高,否则易出事故,试确定阀门的气开气关行式。

(3)确定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

1.E=R-M 2.一阶对象 3.变形 4.4--20mA DC

5.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流量Qmin 6.角 7.过渡过程

8.比例积分 9.一 10.可编程序控制器

二.单项选项(1--15) BAAAC BDBAB BCDDB

三.多项选项

1.ABCDE 2.BE 3.BC 4.ABE 5.AB 6.ABCE 7.ABCDE 8.ABC 9.ABCD 10.ABDE 11.ABD 12.ABCDE 13.ADE 14.ABCDE 15.ABCDE

四.判断改错

1.√ 2.× 应改为:所需时间越长 3.× 应改为:精度较低

4. × 自动平衡电桥不可配用热电偶测温 5.√

五.计算分析

1.指向室温,如图卷I-6所示。根据电子电位差测温原理,平衡时,Uab=Ucb +Ex , 输入短路时,Ex=0℃,则Uab=Ucb,而Ucb正好是室温对应的毫伏值,故指针指向室温。另外,Ex=0℃,相当于热电偶热端与冷端(室温)

温度相等,故指针应指向室温。

要使指针指向0,则Uab=0℃,此时,Ex=-Ucb,故必须将热电偶去掉,加上-Ucb的毫伏信号。 2.(1)因为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又不可能对每种干扰都设计一种前馈作用;

(2)有的干扰尚无法测量,也就无法采用前馈;

(3)反馈则只要干扰影响到被调参数,都能加以克服。因此,常选一种主要干扰由前馈来克服,其余的干

扰及总的干扰再由反馈来克服,从而得到较优的控制性能。 3.(1)Δp=(h2-h1)ρg=(3-1)x980x9.807=19221.7(Pa)

(2)当液位最低时,液位计正负压受力分别为:P+ =h1ρg=1x980x9.807=9610.7(Pa) P_=0

(3)故迁移量为 P=9610.9-0=9610.9(Pa)

(4)因为最低液位时,P+>P_,所以需正迁量,迁移量为9610.9Pa。

4.(1)实际输入电子电位差计的电势为EE(200,30)=EE(200,0)-EE(30,0)=11.618(mV)

(2)热电偶K产生的热电势为EK(tx,30)

EK(tx,30)=E(tK,0)-EK(30,0)=11.618-1.203=12.821mV

查K热电偶分度表并计算得tx=314.8℃。

5.(1)方块图如图卷1-9所示。

(2)选气关阀

(3)Q↑→T2↓副对象是反作用;T2↑→T1↑主对象是正作用。为构成副反馈,副调节器选反作用;主调节

器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