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5.(3分)如图所示:

(1)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2)木块的长度为 2.50 cm。 (3)秒表的读数为 130.2 s。 【解答】解:

(1)由图知,温度计的液面在0的左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3℃; (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50cm处,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3)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2min上(且刚超过2min); 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10.2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2min10.2s=130.2s。

故答案是:(1)﹣4;(2)2.50;(3)130.2。

26.(5分)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第25页(共32页)

(1)安装实验器材时,如图甲,应按照 自下由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 。

(2)实验中,小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的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所示。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b 。

(3)为了说明水的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应 停止加热 ,观察水是否沸腾。 (4)小华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填字母)。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解答】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图甲中的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

(2)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原因是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所以水温上升较慢,然后水温上升加快;而水温较高时,由于水温和环境温度

第26页(共32页)

相差较大,散热较快,同时水的汽化速度较快,汽化需要吸热,所以水温上升又放慢,原因如C所述。

故答案为:(1)自下由上;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2)b;(3)停止加热;(4)C。

27.(5分)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N。

(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通过实验可得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支持此结论的实现现象是 当纸板B向后转动一定角度时,便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纸板A和B在一个平面的时候,才能同时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解答】解:(1)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从实验过程可以看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当纸板B向后转动一定角度时,便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纸板A和B在一个平面的时候,才能同时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第27页(共32页)

故答案为:(1)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不能;(3)法线;当纸板B向后转动一定角度时,便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纸板A和B在一个平面的时候,才能同时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8.(5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的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

【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2)①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②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③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A;等效替换法;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第28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