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要组成部分。

按空间分布的不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类型 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开发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 开发途径与方法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开发理念 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第六章 教学

1.新增考点

文纳特卡制(美国华虚鹏)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划分为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在学生学业评价中,测验居主流地位。 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2.教学概述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课是实施教学的方式。

教学工作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教学的一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

2)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核心)

3)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保证)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奠定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方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理想目标),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17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⑴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⑵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学习过程; 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⑷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⑸19世纪末美国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⑹20世纪40年代,苏联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⑺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强调师生交往、认知结构的构建、信息加工等不同观点。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形势教育论: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代表人物是英国洛克和瑞士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论:形成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斯宾塞。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4.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8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⑴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⑶直观性原则;⑷启发性原则;⑸循序渐进原则;⑹巩固性原则;⑺因材施教原则;⑻量力性原则。(P145)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注入式和启发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常用的教学方法:(P148)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⑴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⑵课程性质和特点;⑶每节课的重点、难点;⑷学生年龄特征;⑸教学实践、设备、条件;⑹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 5.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发展: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⑵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班级授课制进一步完善; ⑶凯洛夫提出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班级授课制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 清政府 1862 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个别教学的要求:⑴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⑵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群体;⑶要制定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现场教学的意义:⑴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⑵可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19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参观等,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 现场教学的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现场指导,及时总结。 分组教学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道尔顿制:(美)帕克赫斯特 教师不讲授,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 特朗普制:(美)特朗普 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贝尔-兰喀斯特制:即导师制。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由他们中的佼佼者教年幼的或成绩差的其他学生。这种形式在英国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 设计教学法:杜威,后克伯屈改进。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前提);(2)上课;(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常用方式:平时考查、考试)。

教师应如何备课:⑴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⑵写好三种计划,学年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或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教案。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业的形式:阅读、口头、、书面、实践。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平时考查和考试。 7.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美国 乔伊斯和韦尔《教学模式》提出信息加工类、个人类、社会类、行为修正类4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有:探究式教学 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抛锚式教学 教学基本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范例式教学 (德)瓦·根舍因提出;

教学的基本过程是:范例性地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

—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

自学—指导式 操作程序:提出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小结。 目标—导控式 操作程序:前提诊断—明确目标—达标教学—达标评价。

传递—接受式 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问题—探究式 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根据验证结果,交流提高。

8.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教学评价的功能(作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