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导学案(2015年2月上交教科所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化学导学案(2015年2月上交教科所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当堂检测案

1.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2.下列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FeCl2 B.ZnCl2 C.FeCl3 D.MgSO4

3.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钙与盐酸: (2)氧化铁和稀硫酸: (3)镁和稀硫酸: (4)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

能力提升案

1.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2)讨论交流

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序号“①”“②”或“③”)。

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反思

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盛浓硫酸的铁槽,用水冲洗时遇明火爆炸,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克。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5

4.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拓展阅读】酸的分类及命名

酸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有机酸和无机酸,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以下的分类均是对无机酸而言)

一、酸的分类

分类方法一:按是否含有氧元素来分,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主要是指含有氧元素的酸,如: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等;而无氧酸当然就是不含有氧元素的酸了,如:盐酸HCl、氢硫酸H2S、氢氟酸HF等。

分类方法二: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来分,分为:

一元酸: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如HCl(HCl = H + Cl)、HF(HF = H + F)、HNO3(HNO3 = H + NO3)等;

二元酸:能电离出两个氢离子的酸,如H2S(H2S = 2H + S)、H2SO4(H2SO4 = 2H + SO4)、H2CO3

(H2CO3 = 2H + CO3);

三元酸:能电离出三个氢离子的酸,如H3PO4(H3PO4 = 3H + PO4)。 二、酸的命名

酸的命名方法是以分类方法一(即是否含有氧元素)为基础来命名的。如果酸是含氧酸,则读作“某酸”,如H2SO4(硫酸)、H2CO3(碳酸)、H3PO4(磷酸)[HNO3则例外,直接读作硝酸];如果酸是无......氧酸,则读作“氢某酸”,如HCl(氢氯酸[又读作盐酸])、HF(氢氟酸)、H2S(氢硫酸)、HBr(氢.............溴酸)。 .

此外,如果元素具有多个价态的时候,命名方法又会因化合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H2SO4(硫酸),而H2SO3(亚硫酸)[前者S显+6价,后者S显+4价];HMnO4(高锰酸),而H2MnO4(锰酸)[前者Mn显+7价,后者Mn显+6价];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而HClO(次氯酸)[前者Cl显+7价,中者Cl显+5价,后者Cl显+1价]。

+

3-+

2-+

2-+

2-+

-+

-+

-

四、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6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重点) 2.初步认识碱的概念;(难点) 3.了解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4.理解氢氧化钙、氧化钙和碳酸钙之间的转化关系。(重点)

二、学法指导

学习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时,要结合学习酸及其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对比进行学习,学会归纳总结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自主合作探究案

自主阅读课本P7~P10,结合老师实验、视频观看或资料查阅,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什么是碱?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过澄清石灰水,它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根据酸的电离方程式,推断: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氢氧化钙外,氢氧化钠的化学式写成NaOH、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写成KOH,它们解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上述三个电离方程,以上三种化合物在解离过程中都产生了相同的________离子,其余的离子都属于________离子。因此,我们把在解离过程中产生的阴离子全是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

活动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化学式 颜色 状态 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俗名 2.将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潮解的过程是_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固体氢氧化钠作__________。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温馨提示: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CO2、SO2。(具体原因在第二课时进行讲解)

3.氢氧化钠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然后涂上__________。

活动三:氢氧化钙的制取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钙,化学式为CaO,俗称________,它与氢氧化钙、碳酸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请写出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要______(“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因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因此可用作__________,一般食品中的干燥剂就是生石灰。

7

活动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用途

当堂检测案

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硝酸钾 4.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能力提升案

1.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体,D为液体,E为气体;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溶液的化学性质;(重点)

2.理解并归纳碱的通性,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难点)

二、知识链接

碱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一:按一个碱分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一元碱,如NaOH等;二元碱,如:Ca(OH)2 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