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导学案(2015年2月上交教科所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化学导学案(2015年2月上交教科所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重点) 3.初步认识酸的概念。(难点)

二、知识链接

1.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2.闻气味的方法:小心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千万不要直接凑近瓶口闻气味。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会形成“白雾”,即盐酸小液滴。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作干燥剂的物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吸收水分;二是不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解离:是指导某些固体溶于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自主学习案

自主阅读课本P2~P3,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初认浓硫酸和浓盐酸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溶质质量分数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打开瓶塞时的现象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活动二:浓硫酸的稀释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沿容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__中,并不断搅拌。

温馨提示: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若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暴沸,夹带着酸液向四处飞溅,非常危险。

活动三:认识什么是酸

碳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化学式为H2CO3。除碳酸外,常见的酸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 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什么是酸?

试着写一写它们在溶于水时解离成离子的方程式(即电离方程式)。

例:H2CO3 = 2H+ CO3 H2SO4 = _________________ HCl = _________________ HNO3 = _________________ CH3COOH = _________________

1

+

2-

观察电离方程,以上几种化合物在解离过程中都产生了相同的________离子。因此,我们把在解离

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全是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

探究二: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根据浓硫酸易吸水和浓盐酸易挥发的物理性质,思考并讨论:如果将它们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变化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浓硫酸 浓盐酸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据此信息可以得出:浓盐酸和浓硫酸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因此可用作_______________。

能被浓硫酸干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干燥时,被干燥气体从装置_______端进入,________流出。

当堂检测案

1.如右图所示是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据图回答: 仪器a是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试剂c是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

2.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A.H2O B.H2SO4 C.HCl D.CaO

3.下列图示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为( )

A B C D

4.分别将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关于两瓶溶液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C.溶液的体积都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2

三、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酸的化学性质;(重点)

2.初步认识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什么是盐;(重点)

3.理解酸的通性,酸具有通性的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难点)

4.通过对酸的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知识链接

1.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如: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酸根离子: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就是酸根离子。初中阶段常见的酸根离子有:碳酸根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亚硫酸根离子(SO32-)、氯离子即盐酸的酸根(Cl-)、氯酸根离子(ClO3-)、次氯酸根离子(ClO-)、硝酸根离子(NO3-)。

三、学法指导

学习本课时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采用列表比较法,学会归纳总结,使零散的化学知识变得合理清晰,便于掌握。

自主合作探究案

结合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实验探究7-1)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________。 (2)与活泼金属反应(建议选择性进行实验) Mg Fe Zn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加入稀盐酸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加入稀硫酸 Cu 【总结】通式:活泼金属 + 酸 =________+________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 方程式: 现象: 3

加入稀盐酸 方程式: 现象: 加入稀硫酸

CuO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总结】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部分盐的反应 CaCO3 Na2CO3 AgNO3 BaCl2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方程式: 现象: 加入稀盐酸 加入稀硫酸 【总结】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并讨论: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BaCl2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同样是酸,与同种物质反应,实验现象不同,由此得出,不同的酸,其性质也存在着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1.从“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中选择合适的类别填空: AgNO3属于_______,HCl属于_______, AgCl属于_______, HCl属于________。

2.像AgNO3和HCl之间的反应一样,由两种_________相互交换组成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__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温馨提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相互交换成分,元素化合价不变。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样,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三:什么是盐?

准确填写下列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仔细观察上述化合的组成成分,思考并讨论:

它们的阳离子都是由_________元素形成的,叫___________离子;它们的阴离子叫_________离子。像CaCO3、Na2CO3、BaCl2、NaCl、AgNO3这样,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温馨提示:这里的盐指的是广义上的盐,而不仅仅是NaCl,NaCl是盐类物质中的一种。

探究四:常见的酸有哪些用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