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a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b 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3、学习6、7 自然段

(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全文

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

2、想象画面。

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三、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 )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 五、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溪石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鹅卵石 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平时的松坊溪 溪水 明净如镜 溪声 悠扬动听

8、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雄奇壮观,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在其前进道理上的伟大献身”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打比方句子的理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标激趣 1、以李白诗《望庐山瀑布》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导入新课。(指名背诵古诗) 2、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3、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 15 千米 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势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听简介) 4、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一种景象?

自学探究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按照自读要求自学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挟来 凝神谛听 (2) 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 指名通读课文,要求读顺。(指名读课文)

合作学习,交流讨论1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轻声读课文,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 、小组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落在小镇上的情景;人们 的感受;下到谷底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归纳总结 1 、再读课文 2 、说说作者游览顺序是什么?(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理清的游览顺序)

第二课时

进入情境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分别是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欣赏的黄果树瀑布。 2、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出示:离开谭边,循着石径凳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A、指名读,沉醉是什么意思? B、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读句子,理解“沉醉”的意思。

自己读读课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美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这三个地方欣赏到的黄果树瀑布,你被黄果树瀑布的什么也给陶醉了。 二、自我感悟、交流激情

轻声读 5~7 节,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脚下感受如何。

三、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细读课文第 8 自然段 1、 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 你知道徐霞客是什么人?(学生说,教师补充) 3、 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这一句话。 各自朗读全文,再次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心灵的陶冶。 四、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雄奇壮美 恬静、安详、温柔的白水河

平凡孕育了伟大

9、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写游记的一些表达方法;了解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作者的游览路线。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要求识记它们的

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