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计,本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52.87hm2,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为0hm2。

白蕉、晒鱼、围垦石场整治复绿工程项目占地46.91hm2。因此,本项目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46.91hm2,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为0hm2。

原斗门县石场整治复绿工程项目占地5.96hm2。因此,本项目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5.96hm2,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为0hm2.

根据土石方平衡设计,本工程挖填土石方总量为324.22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313.89 万m3,填方总量为10.33 万m3,外购土石方总量为10.33万m3,废弃土石方总量为313.89 万m3。白蕉、晒鱼、围垦石场整治复绿工程工程挖填土石方总量为285.79 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276.56 万m3,填方总量为9.23 万m3,外购土石方总量为9.23 万m3,外卖土石方总量为276.56 万m3。原斗门县石场整治复绿工程挖填土石方总量为38.43 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37.33 万m3,填方总量为1.10 万m3,外购土石方总量为1.10 万m3,外卖土石方总量为37.33万m3。

预测结果

经分析计算,本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52.87hm2,破坏林草植被面积为0hm2;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为0hm2,主要为裸地;

(3)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结果,本工程挖填土石方总量为324.22 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313.89 万m3,填方总量为10.33 万m3,外购土石方总量为10.33万m3,废弃土石方总量为313.89 万m3。

(4)工程建设期间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52.87hm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51.57hm2;

(5)本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9654.86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37554.66t;

(6)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为施工期,重点区域是边坡治理区和场地平整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扰动破坏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具体结合工程建设的布局、施工工艺,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边坡治理区和场地平整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应以排水、拦挡、护坡措施相结合进行防治。

1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整治复绿产生多余的土石方全部外卖,不产生生产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生活垃圾经过收集、清理、运输、处理处置后对项目附近的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经过收集、处理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环境敏感区影响及预测结果

本项目对敏感区的影响主要是大气方面,根据预测结果,以及2013年7月18日-2013年7月20日现场监测结果,区域TSP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5-1.0 mg/m3,均未超出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中对TSP取值小时均值质量评价标准(1.0mg/m3),故不会对本项目居民区产生明显的环境空气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

为了减少复绿工程对山体的影响,项目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排水沟污水经沉砂池处理达标后外排;通过洒水控制粉尘,使用低噪声工艺等,使其均能达标排放。根据同类建设项目类比,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均能满足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1)污水治理措施

①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NH3-N等,经自建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旧采石场绿化不外排。

②雨季雨水对旧采石场山体的冲刷,产生淋滤水(淋溶水),形成暴雨径流,造成面源污染,旧采石场可以设计地面防水、排水系统如截水沟、排水沟、沉砂池等,下游建拦沙坝。旧采石场复绿过程中,生产用水的作用主要用于降温和湿润作用,对水质要求很低,洒水除尘用水对水质要求更低,因此,经沉淀处理后对实行采场涌水完全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是完全可行的。

(2)废气治理措施

旧采石场复绿时需采用洒水作业降低粉尘的产生量,为减少剥离、铲装过程产生的粉尘和废气,可以再用水雾喷淋降尘。

1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爆破时产生的粉尘采用水封炮眼方法降尘,水封爆破通常可比泥封爆破提高降尘率40~70%,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购置洒水车两辆,天气干燥时对旧采石场运输道路进行洒水。

在本项目采用的环保措施中,水封炮眼方法降尘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值得推广。综上所述,从技术上讲,本项目废气治理工艺是可行的。

(3)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附近有大、小黄杨村两个自然村,因此,从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在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器;对产生机械噪声的固定设备可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振装置,从而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爆破产生的噪声,可采用少量多次爆破的方法,从源头控制噪声的排放。对于爆破产生的振动,白天爆破时不能超过振动75dB时相应的炸药用量,偶尔几次不能超过85 dB时相应的炸药用量,因此,项目爆破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是可以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统一交环卫部门运走。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按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实施;水保范围包括所占用的场地及道路;措施有植草、树,修截水沟、排洪沟、拦渣坝等。

(6)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是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对环境损害的主要保障。因此,从事运输、装卸民用爆破器材的作业人员,对所运的民用爆破器材应掌握其危险性质及应急措施。进入装卸作业区严禁随身携带火种,不应穿带有铁钉的工作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另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包括:①选择合理的边坡参数;②在项目边界外设置截水沟,将地表水拦截至境界之外;③在最终边坡附近严禁采用普通爆破;④对于旧采石场开采对地表的破坏,应采用黄土覆盖30cm,并在其上播撒草籽,恢复植被等措施。

14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黄杨山旧采石场复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5、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但是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可观的。项目收益主要为环境效益,减少了水土流失造成滑坡等自然灾害。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项目的建设能促进珠海市斗门区的环境持续发展。

1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