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一经纬网和地图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一经纬网和地图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 C.雾霾天多 答案 B

解析 影响高速公路车速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均坡度越大,车速越低,故B项正确。 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客车向南行驶,该路段距离为240千米,限速80 km/h,因而从重庆到遵义最少需要3小时。上午太阳从东方照射,下午太阳从西方照射。客车向南行驶,汽车行驶时间为上午,应坐在右侧靠窗位置,故B项正确,A、C两项错误。汽车行驶时间为下午时,应坐在左侧靠窗位置,故D项错误。

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C.海陆位置 答案 A

解析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毕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A项正确。

配套作业 微专题1 等值线图的综合应用 选择题(共11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B.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B.8:00出发,右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B.平均坡度大 D.两侧村庄多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三)强壮箭虫是我国温带海域的浮游动物优势种,最适宜在水温10 ℃~20 ℃、低盐海域生存。自主游动能力弱,主要靠随波漂流进行运动。下图示意4月份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强壮箭虫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水域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 A.主要分布于黄河口以北 B.集中分布于深水区域 C.自西北向东南密度递减 D.随水深增加逐渐增多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强壮箭虫主要分布在黄河口以北地区,A项正确;根据等深线分布可知,强壮箭虫主要分布在浅水区域,随水深增加逐渐减少,B、D两项错误;密度最大的区域出现在黄河口附近,由黄河口附近向其他海域递减,C项错误。

2.影响强壮箭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太阳辐射 C.海底坡度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强壮箭虫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海域附近。结合材料信息“低盐海域生存”可知,黄河口附近海域受入海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低,适宜强壮箭虫的生长,故D项正确。

3.推测8月份图示水域强壮箭虫的密度会( )

B.洋流 D.海水盐度

A.增加 C.不变 答案 B

B.减少 D.不确定

解析 据材料可知,强壮箭虫最适宜在水温10 ℃~20 ℃的环境中生存。与4月份相比,8月份水温偏高,不适宜强壮箭虫的生存,其数量会减少,故B项正确。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检测三)下图为中国沿海年平均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图。岬角是指向海突出呈夹角状的陆地。读图,完成4~6题。

4.中国沿海波浪能最丰富的海域是( ) A.海南岛东侧海域 C.长江口东侧海域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台湾岛东侧海域是我国沿海波浪能最丰富的海域。 5.甲海域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稀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冬季风速较小 C.海水深度较小 答案 C

解析 甲海域位于黄海北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显著,风速较大,但由于大陆架宽而浅,海底摩擦力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故C项正确。

6.图中波浪由外海逐渐传至近岸过程中( ) A.方向逐渐向北偏

B.年平均温度较低 D.海域较为封闭 B.台湾岛东侧海域 D.山东半岛东侧海域

B.对岬角的侵蚀力小于海湾 C.速度逐渐加快 D.波高逐渐降低 答案 A

解析 图中波浪由外海逐渐传至近岸过程中,在地转偏向力及陆地阻挡作用下,方向逐渐右偏,即向北偏,A项正确;岬角向海突岀,受到的侵蚀力高于海湾,故B项错误;偏转过程中,波浪速度及波高受风速、海岸线等因素影响,速度逐渐减慢,波高逐渐升高,C、D两项错误。

(2019·福建福州期末)下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单位:天)。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回答7~9题。

7.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 ) A.90 280 C.90 310 答案 C

解析 读图,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可知,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小于100天,乙地气候舒适日数大于300天,故C项正确。

8.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C.地势高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云贵高原,甲地位于横断山区。甲地地势高,气温低,导致

B.风力强 D.植被多 B.110 310 D.110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