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基础知识测试(2014)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九年级基础知识测试(2014)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某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 若反应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2) 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

一定有 ,可能有

5、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如果在滤纸上只有Ag,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如果在滤纸上有Fe,则滤液中肯定有的溶质是 .

6、向CuO、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铁片,未看见铁片有什么变化,则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 ,不可能含有 。

7.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 8.若有3 g不纯的锌(含有杂质金属M)和3 g不纯的铁(含有杂质金属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都得到0.1g氢气,则M、N可能是 [ 相对原子质量:Fe-56,H-1,Mg-24 ,Al-27,Zn-65] ( ) A.M为Fe,N为Mg B.M为Al,N为Mg C.M为Mg,N为Zn D.M为Fe,N为Al 9、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Hg(NO3)2、Cu(NO3)2、Zn(NO3)2,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汞和铜,化学课

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分离、回收方案,方案中滤液A和滤液C各含一种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金属X是 ,滤渣B中含有 ,滤液A的溶质为

(2)若由滤液C转化为滤液A其化学方程式是

10、下列溶液中,跟铁片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亚铁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1、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 Br2+ 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 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Cl2+2NaI===2NaCl+I2 B. I2+2KBr ===2 KI+ Br2 C. Br2+ Na2S===2NaBr+S↓ D. Cl2+ K2S===2KCl+ S↓

12、如下图是表示铁、镁、铝、锌分别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与所用去金属质量之间的关

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5

13、小明选择“铝丝和稀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分别用

相同质量的铝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反应温度铝丝消失的时间/S 数% /℃ ① 3 20 500 ② 6 20 300 ③ 6 30 80 (1)写出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和③表明:该反应快慢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能表明稀盐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和_______ (4)如把实验①中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时间的取值范围:______ (5)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继续实验,发现铝丝和稀硫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而难与稀硫酸反应呢?【提出假设】Cl-存在使酸和铝的反应容易进行。 【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

★问题

1、______的同为_____价的不同种活泼金属与_____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___,产生氢气越_______。

2、_______的不同种活泼金属与等质量的同种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一定________。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以 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 二、常见的矿石

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磁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菱铁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铝矿石:铝土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铜矿石:黄铜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三、铁的冶炼

1、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_____转化为_______。 2、原理:(分别写出用赤铁矿和磁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备:_______ 四、保护金属资源 1、有效措施:

① ② ③ ④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优点:

① ② ③

6

五、 重点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___色,

澄清石灰水_______,

注意事项:应进行尾气_______的处理,

防止_________

本实验一共涉及____个化学反应,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探究实验: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十天后发现A中铁钉_________,且_______处最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B、C中铁钉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应先用________将铁钉打磨光亮,蒸馏水应为经煮沸

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B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C试管中干燥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与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铁制品锈蚀 防止生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生锈的方法 涂保护膜:如_____、______、_____、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改变铁制品的结构:如: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问题:自行车的构件:支架、链条、钢圈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答:

七、练习与应用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2、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为什么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__________物质分散到_______物质里形成的_____的、________的混合物。 2、组成: _______: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三态 溶剂:一般为_____态

具有______性:溶液形成后,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和溶剂将不会分离。 3、特征:具有______性: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属于______物

7

4、形成: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在另一种物质里 5、溶质粒子的存在形式:______或_______。 ※注意:

a、溶液不一定___色,如CuSO4溶液为__色 FeSO4溶液为____色 Fe2(SO4)3溶液为____色 b、溶液的质量 = ______的质量 + ______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_________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6、溶质溶解时能量变化

(1)_______、_________溶解时放热;(2)________溶解时吸热。 C、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 溶剂 二、乳化现象

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属于______变化。 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利用了汽油____油污道理。

厨房清洁剂去除炊具上的油污利用了其中含有的______与油脂反应的道理。 定义:_______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三、乳浊液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洗涤剂的乳化功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形成相对稳定的乳浊液。 用途:粉刷墙壁的______;农业上的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定义: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四、悬浊液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用途:胃病检查服用的_____(______悬浊液);农业喷洒的农药。 ★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溶质的粒子的直径大于______nm。 五、实验:

1、碘和高锰酸钾溶解性的比较

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另取两只试管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振荡,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汽油 水 汽油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盐酸 石灰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氯化钠溶液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