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年**月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至**国家高速公路**~**段B7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3、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二、工程概况

***特长隧道为本标段重难点工程,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3270m,右线全长3290m。本标段施工隧道进口端江西境内左线(ZK58+200~ZK59+909.125)1709.1m、右线(YK58+200~YK59+902.849)1702.8m;隧道单洞限界净宽14.5m,净高5.0m。本隧道穿越主要围岩级别为Ⅱ~Ⅴ级。

隧道入口段围岩组成主要为松散结构的燕山期花岗岩的全强风化层,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岩体极破碎,自稳性差,洞口位置处于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陡,围岩存在地形和地层偏压,极易滑塌。因此本段隧道进洞前必须先做好洞口地表排水沟,加强边、仰坡的支护,并做好长管棚支护。 三、施工准备

1、交通运输

施工运输道路主要为新建便道(本标段内新建便道及相邻的B6标段内的新建便道),设备及材料通过新建便道到达九连山隧道施工现场。

2、施工场地

在***隧道左线进洞口和右线进洞口及两个进洞口的中间区域可利用的挖方地段,拟定将该段用机械平整后布置施工场地。

3、施工及生活用水情况 用水:使用当地生活供水系统。

用电:现我部已向供电部门申请架设线路作为施工及生活用电,并购置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4、通讯

本标段通讯条件良好,移动通讯网络覆盖整个施工区段;现项目部已配备固定电话并开通了互联网络,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人员均已配备了手机等通讯设备,确保通讯畅通。

5、进行了隧道定线复测,把控制点引到了隧道附近。 6、施工所需设备及人员已按要求进场。 四、施工工艺

1、洞顶截水沟

在进行洞口土石方开挖前,首先施作好洞顶截水沟。以防地表水渗入开挖面,洞顶环形截水沟与路基边沟相接,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截水沟出口附近应用浆砌片石铺砌,以防冲刷。

截水沟距隧道洞门仰坡顶距离不小于3m,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后周边及底部应夯实整平,再进行砌体施工,截水沟采用粘结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10cm厚C15砼铺底,具体按《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截水沟)》施作。

2、洞口边仰坡施工

洞口施工前首先组织测量人员对边仰坡开挖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定位,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分台阶进行从上至下开挖,开挖至高度2米时用人工对坡面进行清理,个别需要爆破的部位采用松动爆破,在挖机开挖边坡时预留10~15㎝用人工修刷,尽量做到坡面平整。

边仰坡开挖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进行打锚杆、挂网、喷砼作业,脚手架要搭设牢固。

设计边仰坡支护参数为:

仰坡采用1:0.75坡比,喷7cm厚C20喷射砼加挂φ6钢筋网@20×20cm,再打设φ18早强砂浆锚杆(锚杆杆长3.5米和4.5米两种间隔布置,@150×150cm)做临时防护。仰坡上的砂浆锚杆如与长管棚相碰或与洞内径向锚杆相碰的锚杆要取消;

边坡坡比采用1:0.5,喷7cm厚C20喷射砼加挂φ6钢筋网@20×20cm,并打设φ18早强砂浆锚杆(锚杆杆长2.5米和3.5米两种间隔布置,@150×150cm)。

边仰坡施工流程:测量定位→开挖→刷坡→搭脚手架→安装锚杆 →灌浆→挂网→喷砼。

①锚杆施工

锚杆采用凿岩机钻孔(孔的深度要不小于设计),成孔后,用风吹去孔里的积水和岩硝,然后将锚杆打入、锚杆外露的端头与钢筋网连接再进行喷砼。

②喷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