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电力电缆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电缆井施工技术交底(电力电缆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

(3)、关模板前基底先铺筑一层10cm厚C25混凝土,外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钢模,内模板采用木模拼接,接缝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钢模板使用前必须打磨,除锈,刷模板漆。 (4)、镀锌钢筋挂钩设置的位置内模板应预先切割好开口以便预埋挂钩,挂钩安装好后切口位置应封堵严密,避免漏浆。过轨管位置可以采用预埋同等直径的PVC管的方式预留接口。 6.浇筑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前再次复核各部位结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模板是否稳固,线型是否顺直,检查挂钩设置位置是否满足要求,检查过轨管预留结构位置是否正确。 2)、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成型,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振捣合格的标志为停止下沉、表面泛浆,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收面。 3)、浇筑混凝土及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不要使镀锌钢筋挂钩及过轨管预埋管偏位。 7.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养护采用现场草袋或土工布覆盖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四、注意事项 1.电缆井开口与电缆槽连接处内侧应采用M10水泥砂浆顺接抹平,以防棱角划伤线缆,连接错开处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堵,以防鼠类进入。 2.为保证排水要求,每个电缆井底部在靠近路堤或路堑边坡侧设两个Φ80mmPVC管泄水孔,泄水孔内埋设镀锌铁丝网以防鼠类等小动物进入,铁丝网安装位置应准确。 3.为便于检查人员进入电力井,电缆井靠路基侧设置一道防滑斜坡,斜坡顶与电缆井顶面平齐,斜坡坡度不应大于30°。 4.本交底不详之处请参照相关图纸、标准及规范办理。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按设计图纸,客运专线路基施工规范要求组织施工,把创优工作贯彻到施工生产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全面质量活动,并根据施工中的难点和工艺要求,对出现的缺点和通病,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3.强化工程管理,落实技术责任制,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

. . .

4.做好工程测量、试验及复核工作,严格执行测量双检和复核制度,确保路基中线,路基标高,大桥的中线与标高等测量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并填制相应的竣工表格。 5.特殊工种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并接受岗前培训教育。 6.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安全保证措施 1.路堑开挖时经常检查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前、收工前将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观测,如发现有裂缝和塌方的迹象或有危石时,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暂停施工,并报告处理。 2.路堑开挖自上而下,防止开挖不当造成坍塌、边坡不稳,杜绝掏底开挖、放大炮。 3.开挖作业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4.路堑开挖放炮后,发现瞎炮、残药、雷管等立即报告,由爆破人员处理。 5.做好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组织指挥,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碰撞及翻车事故。 6.路堑上方布置临时设施时,距坡顶线保留一定安全距离,距边坡线3m范围内硬化,并设坡顶截、排水沟,大型施工车辆不得靠近坡顶线行驶,以免边坡局部集中受力失稳。 7.按指定地点弃土,保证弃土堆的自身稳定,防止弃土对农田、河道的污染,并采取有利于复耕的措施。 七、环境保证措施 为加强环境保护,避免施工时影响环境保护,我们将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把环保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环保部门和本工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消除因施工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保持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撒漏材料,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令。 3.文明施工现场,对场地废料、土石方的废方处理,按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处理。施工中及时完善施工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4.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音控制到最低程度,为保护施工人员健康,经常保养机械,使噪音降低到最低限。 八、水土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 . . .

2.施工垃圾必须运至指定地点;施工完毕后取弃土场及时平整,并做必要的防护,避免水土流失;施工临时场地、便道使用完毕后恢复原状。 3.水土保持的原则:重规划、少占地、少开挖,多利用、少弃碴、快恢复,严管理、少流失。 4.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

..........

. . .

接底单位及签字 接底单位 接底项目 负 责 人 日 期 接 底 者 签 字 顺号 姓名 职务或职名 身份证号码 电话号码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