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七单元 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版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七单元 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项,都是介词,趁着。C项,都是连词,于是。D项,都是代词,这。

答案:A

8.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 解析:A项中“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错,应是“批评了人性可因利益而改变的弱点”。

答案:A

9.“三虱食彘”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相互倾轧,不去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只有集体利益得到维护,才有个人利益的生存空间。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3题。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

(《韩非子·说林上》)

[注] 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③不难:不惜,不耻。

10.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管仲、隰朋从于桓公 (跟随) .B.蚁冬居山之阳 .

(山南水北)

C.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老师) .

D.不亦过乎 .

解析:C项中“师”意为“学习”。 答案:C

(错误)

11.下列与“乃掘之”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解析:B项,副词,于是,就,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A项,竟然;C项,是;D项,代词,你的。

答案:B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2)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1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劝诫世人向圣人、向世间万物学习。 参考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于是便挖掘土地,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也不耻于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现在的人不知道因自己知识浅薄来向圣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

三、语言表达

14.下面是某网络主播的一则口头气象播报,用语随性、亲切。请用规范、平实的语言,将其改写为电视台的气象播报稿。要求:不改变原文意思;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不

超过60字。

在线的亲们,上午你们还在叫热,要脱掉棉衣,这会儿你可得赶紧把衣服穿回来了。因为上午的那股暖流已经走了,下午冷空气就要来接班了,而且当班时间还不短呢。小伙伴们,下午你们可以耍酷了,如果你们朝着西北方向走,那6-7级的大风一定会把你们的衣服和头发吹得与众不同,劲炫酷帅!姑娘们,明天上午大家可以把美丽的花伞、雨衣拿出来争奇斗艳,因为雨会时不时地来和大家亲密接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预计今天下午有冷空气来袭,气温将急剧下降,且有6-7级大风;明天上午会有降雨过程。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防风防雨。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从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1元,另一种是每小时0.5元。不论哪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相对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很多用户反映,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能锻炼身体。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共享单车这种绿色环保创新模式表示支持。共享单车在急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藏乱毁等现象。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则免不了会有昙花一现的结局。

(1)概括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拟写一条印在共享单车上的文明提醒语。要求:①语言简明、生动;②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收费低廉、使用方便和政策支持。 (2)(示例一)爱护我多一点,方便你多一天。 (示例二)文明使用见素养,有序停放显文明。 (示例三)我想成交通风景线,不想做城市垃圾堆。

韩非子的现实意义

贾志刚

如果纯以天才而论,战国时期最富于天才的两部书就是《庄子》和《韩非子》。如果以现实价值而论,则《韩非子》独占鳌头。

看《韩非子》,首先应该看《荀子》,荀子有两个特点完整地传给了韩非子这个得意门生,第一是谁都不放在眼里,第二是世上无好人。

整部《韩非子》不讲道德,因为韩非子与他老师一样认为“人性本恶”,世上本没有什么道德。对于世上这些只见利不见义的愚蠢民众,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让他们老老实实,那就是法律。而且,是轻罪重罚的法律,这一点跟商鞅一脉相承。

现在我们知道,法治国家除了严格的法律之外,还有公德以及宗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惜的是,战国时期没有宗教,也没有后来的儒家。所以,韩非子只看见法律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单就法律而言,韩非子的论述登峰造极,至今无人能及。

法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即便不考虑道德的因素。韩非子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提出了“法、术、势”的概念。其实,整部《韩非子》都是在讲这三个字。

什么是法?就是法律法令,这一点非常清晰。什么是术?就是某些事情无法用法来规范,于是要用到权术。权术,说白了就是阴谋诡计,但是能够绕过法律。历史上的所谓名臣们,都是玩权术的高手。然而,有的事情,靠法不行,靠术也不行,这时候靠什么?靠势。势是什么?权势。说白了,势就是不讲法不讲理,用武力暴力解决问题。

从概念上说,法是简单概念;术虽然操作起来复杂,概念上并不复杂。什么是势?韩非子给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关于当年齐国的首相晏婴,晏婴作为一代名相,在法和术的运用上出类拔萃,可是不懂得用势。为什么这样说?晏婴执政的时候,齐国田家的民望已经远远高过国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田家迟早要篡夺齐国。这个时候,靠法靠术都已经无法阻止田家了,要保住姜家的齐国,只能有一个办法:强行武力解决。强行武力解决,就是运用势。可惜的是,晏婴没有能够运用势,导致最终田家篡夺了齐国。

权势,就是拿来用的,否则还要权势做什么?这是韩非子的看法。

在韩非子看来,治理国家,就要合理运用“法、术、势”。三者中,基础是法,必要的时候使用术,实在迫不得已才使用势。但是,该使用势的时候,也要毫不犹豫。

三种手段,以怎样的比例运用呢?一个治理水平高的国家,法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术的比例在百分之九上下,势的使用最多百分之一。如果术的比例过高,这个国家一定是权臣弄权,利用各种阴谋诡计中饱私囊;如果势的比例过高,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个暴政国家,无视百姓的利益,以暴力对待百姓的合理诉求。

《韩非子》这部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的统治水准,你只需要了解他们运用“法、术、势”的比例,就能发现这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官僚国家,还是一个暴虐的即将灭亡的国家。

实际上,“法、术、势”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譬如美国的对外关系,通过联大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