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细砂配置砂浆实验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特细砂配置砂浆实验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砂浆的技术性质

一、 新拌砂浆的和易性

砂浆的和易性是指砂浆是否容易在砖石等表面铺成均匀、连续的薄层,且与基层紧密黏结的性质。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含义。 (一)流动性

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有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用水量以及细骨料的种类、颗粒

形状、粗细程度与级配,除此之外,也与掺入的混合材料的外加剂的品种、用量有关。

通常情况下,基底为多孔吸水性材料,或在干热条件下施工时,应选择流动性大的砂浆。相反,基底吸水少,或湿冷条件下施工,应选流动性小的砂浆。

(二)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保水性不良的砂浆,使用过程中出现泌水,流浆,使砂

浆与基底黏结不牢,且由于失水影响砂浆正常的黏结硬化,使砂浆的强度降低。

影响砂浆保水性的主要因素是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砂的品种、细度和用水量。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粉煤灰等粉状混合材料,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

二、 硬化砂浆的强度

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有:当原材料的质量一定时,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此外,砂浆强度还受砂、外加剂,掺入的混合材料以及砌筑和养护条件有关。砂中泥及其他杂质含量多时,砂浆强度也受影响。

2.3砌筑砂浆

一、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一)胶凝材料

用于砌筑沙浆的胶凝材料有水泥和石灰。 水泥品种的选择与混凝土相同。水泥标号应为强度的等级的4-5倍,水泥标号过高,将使水泥用量不足而导致保水性不良。石灰膏和熟石灰不仅是作为胶凝材料,更主要的是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二)细骨料

细骨料主要是天然砂,所配制的砂浆称为普通砂浆。砂中黏土含量应不大于5%;强度等

级小于M2.5时,黏土含量应不大于10%。砂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砂浆厚

7

度的1/4-1/5,一般不大于2.5毫米。作为勾缝和抹面用的砂浆,最大粒径不超过1.25毫米,砂的粗细程度对水泥用量、和易性、强度和收缩性影响很大。

二、砂浆配合比选择

(一)砌筑沙浆的种类及强度等级的选择 1、 砌筑沙浆的种类

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等。 水泥砂浆适用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砌体工程;石灰砂浆仅用于强度要求低、干燥环境中的砌体工程;混合砂浆不仅和易性好,而且可配制成各种强度等级的砌筑沙浆,除对耐水性有较高要求的砌体外,可广泛用于各种砌体工程中。

2、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物墙体选用M1-M10的砌筑砂浆;砖石基础、检查井、雨水井等砌体,常采M5砂浆、变电所、地下室等砌体选用M2.5-M10的砌筑沙浆;二层以下建筑常用M2.5以下砂浆;简易平房、临时建筑可选用石灰砂浆。

(二)砌筑砂浆的配合比

砂浆拌合物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且新拌砂浆体积密度:水泥砂浆不应小于1900千克/立方米;混合砂浆不应小于1800千克/立方米。砌筑砂浆的配合比一般查施工手册或根据经验而定。 (三)砂浆的拌制

砂浆的拌制一般用砂浆搅拌机,要求拌合均匀。为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可掺入粘土、电石膏、粉煤灰等塑化剂。砂浆应随拌随用。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再次拌合。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合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在30℃以上,则必须在2h和3h内用完。

8

3.特细砂

3.1特细砂进展情况及研究意义

砂按细度模数或平均粒径划分为特细砂、细砂、中砂和粗砂4个等级。其中,细度模数MX=[(A0.15+A0.3+AO.6+A1.18+A2.36)-5A4.75]/(100-A4.75)在 1.5~0.7,或平均粒径在0.25mm以下的细砂,称为特细砂。特细砂比表面积大比中、粗砂大2倍。孔隙率大,比中、粗砂大20%一25%;含泥量较中、粗砂略高,大约高0.4%~8.5%。我国特细砂资源的分布主要为:

(l)河砂:河砂是洪水的产物,裸露的岩石经阳光、风雨、霜冻等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风化成较小颗粒,在地面径流携带下,进入河道。随着流速的改变,砾石、粗砂、中砂、细砂分别沉积在河道内,成为河床的重要构成要素。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嘉陵江、等流域的河砂均为特细砂,分布相对集中,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特细砂储量很大。尤其在重庆,甚至只产特细砂,故该地区一般都采用长江和嘉陵江沿岸的特细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特细砂资源具体储量目前没有具体准确的数据,但从一些相关的资料中大致可见特细砂资源的数量很大。福建省内最大的河流—闽江长552公里,流域内大小支流20.6条,河砂储量10多亿吨,每年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河砂700万吨,并分别形成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经地质勘测,仅闽江下游后美—马江段的大型矿床中,建筑用砂总储量约8.2亿吨,其中特细砂就有3.1亿吨。另据2008年3月19日的相关报道,在江苏淮安洪泽县最新发现一处5.98平方公里、储量700万立方米、平均厚度 1.8米特细砂大砂矿,且该砂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易于开采,目前相关部门己对其进行了储量备案。

(2)风积砂:我国沙漠总面积为63.7万平方公里,风化型的沙漠沉积是由于有些岩石,特别是泥岩和沙岩等,在烈日、雨、风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常年温湿交替作用下,慢慢变质,最后形成松散状的细颗粒沉积。在一些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沙丘流动变化大、面积广,在该地区的河滩、周围山脚以及旋风死角大都积聚着大量的特细砂资源。在西北和新疆等地,尤其是分布在毛乌素沙漠及其沿边地带的榆林地区北部以及靖边、定边、横山、神木、府谷等与内蒙古毗邻县市的风砂均为特细砂。该部分地区面积达13297平方公里,沙丘一般高度为5一lom,最高达40m,均为沙漠特细砂堆积而成。从砂矿点挖剖沙丘的剖面得知,竖向砂层的厚度比沙丘的高度大得多。砂矿一般厚度为50,最大厚度可达70一100.从砂矿平面看,越靠近内蒙,其砂粒越粗,反之越细;从竖向看,砂子的粒径从上至

9

下逐渐增加。目前,对丰富的沙漠特细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特细砂颗粒细、级配差、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大,因此,在过去的老“框框,,里,一般认为这类砂不适宜配制混凝土,或只能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使砂子资源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大量工程实践和研究表面,特细砂砂浆的工程性质均已接近或达到中、粗砂混凝土,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砂浆是细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种类,是建筑行业中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但是砂浆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建筑砂浆的专业化进程比较缓慢,到 20世纪 50 年代,砂浆仍主要是采用现场混合配制的方式。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建筑物理方面和建筑合理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兴起和利用,对砂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砂浆品种单一和性能低下的缺点已经暴露无疑,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我国有许多地方乏中粗砂而仅产特细砂。用特细砂代替中粗砂在建工程中推广应用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以节省从外地运进大量 中粗砂所耗费的人力、物交通能源 和资金,可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基本建投资,若在全国无中粗砂地区全部推广应用,其经济意义将更大。

3.2项目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对特细砂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搜集了丰富的资料,对项目的研究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较为深刻的认识。根据相关文献可知,特细砂砂浆强度比中砂稍低,但仍然满足大多数工程程的强度要求。同时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好,但流动性较小,在配比中使用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完全可以提高其流动性,使其满足施工要求。所以在施上性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的。

经济可行性:利用特细砂砂浆用于实际工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因地制宜,省去从远距离运送细骨料的费用,降低砂浆的成本。同时能保护天然骨料资源,节省开采天然骨料的能源和费用,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如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嘉陵江水电梯级开发中建成的东西关、渭沱、桐子壕水电站,黄河小浪底工程,以及中国援建孟加拉的马哈南达公路桥等大量工程,通过采取对特细砂改性、运用双掺技术等措施,都成功地配制出了性能较好的特细砂混凝土及砂浆,大大降低了成本,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地区无中细砂,但细度模数为0.65—1.4的特细砂藏量丰富。为了节省预算,缩短工期,通过试验研究及现场施工验证,采用了特细砂混凝土。施工实践证明,总体水平优良,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环境可行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建设正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据统计,目前我国混凝土年用量约为40亿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