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二章 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接菌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影响条件分别为30℃、pH=7、400mg/L,5mL接菌量?其降解速率常数、半衰期及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0.1345、5.2d和Ct=98.579 e-0.1345 t;0.1345、5.2d和Ct=98.579 e-0.1345t;0.1622、4.3d和Ct=398.81 e-0.1622 t;0.1419、4.9d和Ct=99.327 e-0.1419 t? 21 吡啶

吡啶及其衍生物由于难降解、毒性、致畸变等特性而引发的环境污染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受其污染的水和土壤环境的生物修复是目前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李培睿等(2007)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吡啶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对好氧和厌氧情况下的微生物代谢路径及共代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今筮拎だ嗷衔锏难芯糠较颉??

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土壤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情况,王基成等(2008)选择吡啶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从45份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60株降解吡啶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株,选择降解效率最高的2株吡啶降解菌命名为菌株4.11和2.13,进行种属鉴定?细菌的生长情况和吡啶降解性能的考察?实验证明,60h菌株4.11和2.13对质量浓度为1000mg·L-1吡啶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5.5%和64.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株4.11属于产硫酸杆菌(Thiobacillus)与Thiobacillus intermediu同源性最高,为99.8%,菌株2.13属屈挠杆菌(Flexibacter)与Flexibacter giganteus同源性最高,为99.9%?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工艺研究,硝基苯高效降解菌群对吡啶甲酸的好氧降解,一株产腈水合酶菌株酶活高效表达条件的研究,温敏性微凝胶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性能,小鼠OB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面中的高效表达,小鼠桑椹胚OPS管内解冻和直接移植(无,2007)?

郑春莉等(2006)以吡啶甲酸作为副产物出现在硝基苯的部分还原降解途径中,生物毒性更大,阻碍了硝基苯的好氧生物降解?该实验以某染料厂活性污泥为菌源,经富集?筛选,得到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氮源的3株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微白黄链霉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Micrococcus luteus(藤黄微球菌)?考察了由上述三株菌组成的菌群及其完整细胞埘吡啶甲酸的降解?结果表明:菌群在好氧条件下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源,吡啶甲酸被开环矿化为无害产物CO2和H2O,吡啶甲酸TOC去除率为96%,TN去除率为96%?菌群及其完整细胞对吡啶甲酸的降解过程中均有NH4+的释放并呈上升趋势?

孙艳等(2004)从华北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该菌生长的最适联苯浓度为0.2%~0.4%,在联苯浓度为0.1%的培养基中培养36h后降解率达99.8%?该菌还可以降解苯甲酸钠?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和多氯联苯Aroclorl221、Aroclorl242等芳香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 22 丙烯腈

赵东风等(2003)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2?ABS-5及其激活剂JH-6,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38%提高到49%,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强化了ABS树脂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效果,加快了废水处理启动速度,提高了处理效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扩试等系统性试验表明,投加高效菌及其激活剂强化活性污泥法可在水力停留时间8h内使ABS树脂废水化学需氧量由770mg/L降至120mg/L以下,实现达标排放?由色谱分析推断,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成分主要为低聚物?

邓林等(2004)从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宽腈化物降解利用谱的菌株YL-1?经过对YL-1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初步鉴定为红球菌?YL-1能降解丙烯腈生成丙烯酰胺?YL-1培养40h后可获得54U/mg的干细胞比活力?YL-1降解丙烯腈的最佳条件是温度30℃,pH=7.0,在该条件0.2%的降解率可达99.4%?王奇等(2003)研究了以稻壳为载体培养高效丙烯腈(AN)降解菌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丙烯腈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的降解菌对丙烯腈具有高效降解性能,当初始浓度为403.2mg/L时?平均降解速率为16.9mg·L-1·h-1,去除率达到98.1%,其适宜的pH和温度分别是6和20℃。 23 草甘膦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磷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微生物降解是生物修复草甘膦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之一。郑永良等(2006)从受草甘膦污染严重土壤中富集、筛选并分离到6株降解菌,包括2株细菌,4株真菌。选取降解效果较好的两株真菌HS-04和HS-05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S-04和HS-05均能以草甘膦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30℃?150 rpm条件下,6 d内对浓度为200 mg/L的草甘膦的降解率分别为85%和91%。两株真菌在草甘膦浓度为400~600 mg/L时生长较好。 24 茶碱降解菌

许玫英等(2002)从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经富集分离到一析能以茶碱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茶碱降解菌Tcn3,该菌株可以利用茶碱的最高浓度为3000mg/L?当茶碱浓度为1000mg/L时被彻底降解的时间仅需48h?Tcn3菌株降解茶碱的最适PH为8.0?K+是该菌株降解茶碱的必需元素?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及传统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Tcn3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善变副球菌(Paracoccus versutus)ATCC25364的同源性为99.7%,在细菌系统发育学类上属于变形菌α亚类,Rhodobacter组:副球菌属,善变副球菌? 25 柴油

张辉等(2007)以市售0#柴油为惟一碳源对菌种进行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柴油菌种Y1和Y2。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Y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Y2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为菌种的固定化提供了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对两株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油质量浓度为150mg/L、菌种Y1和Y2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经过48h批培养实验,Y1和Y2的除油率分别为79.25%和77.23%,并随初始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观察到pH值显著影响两株菌的生理性质。

王刚等(2005)从含油土壤中,筛选出能以0#柴油为惟一碳源的2株柴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ou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其降解能力的测试,假单胞杆菌属细菌A8的降解能力较强;在含油浓度p=10g/L的摇瓶试验中,培养7d后其除油率分别为18%和31%?在含油浓度1%的土壤中,2株菌均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接种30d除油率分别为35%和48.3%?

刘陈立等(2005)以柴油为惟一碳源,从胜利油田黄河码头和厦门储油码头两个海水样品中富集得到两组柴油降解菌,共9株细菌,1株真菌,它们对柴油都有降解能力。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9株细菌中有3株摩加夫芽孢杆菌、1株施氏假单胞菌、1株腊样芽孢杆菌、1株反硝化产碱杆菌、1株阿氏葡萄球菌、1株食烷菌和1株类似很小海旋菌的未知新菌(M-5),其

中B-5对柴油的降解能力最强,已报道的食烷菌属中其他种的同源性最高,为95.2%,表明它是该属中的一个新种。实验中获得的惟一一株真菌M-3属于假丝酵母,对柴油有较强的降解和乳化能力。实验中还从B-5和施氏假单胞菌M-2中扩增到,编码了一种新的烷烃单加氧酶。这些菌在石油污染的海水自净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喹啉是一种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化合物,洪新等(2005)通过以喹啉为唯一氮源,富集培养筛选出19种能降解喹啉的菌株,通过喹啉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喹啉较好的HY9菌株作为实验菌株,喹啉降解曲线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菌株生长和喹啉的降解是同步的,并且在50~70h,菌株的生长和降解达到最佳状态?研究了葡萄糖和初始喹啉体积对菌株降解喹啉的影响,确定碳源是葡萄糖,喹啉体积分数为1.4mL/L?正交实验确定了温度为35℃?pH值为7.0?培养时间为4d和摇床转速为125r/min,并且温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摇床转速?pH值,培养时间对其影响最小?柴油脱碱氮的初步实验表明,脱除率为13%,比较低,可能是油水混溶性不好所致,设法提高油水混溶性是提高柴油碱氮脱除率的关键?

陆泗进等(2007)从加油站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比较研究菌株及菌群降解柴油的差异,探讨植物苜蓿和芥菜对菌株降解柴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菌株Q18和菌群对砂土中柴油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菌群对柴油的降解率明显高于菌株Q18。菌株Q18和菌群在5d内对柴油的0.29%和54.15%。与菌株Q18降解柴油相比,菌群主要是强化了中、长链烷烃化合物的降解。②在砂土中,苜蓿和芥菜都能显著地强化菌株Q18对柴油的降解,但苜蓿强化菌株Q18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芥菜。5d内菌株Q18-芥菜和菌株Q18-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达到60.05%和56.68%。③菌群和苜蓿及芥菜复合体系降解柴油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但芥菜强化菌群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苜蓿。5d内菌群-芥菜和菌群-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为75.53%和70.50%。?

李玉瑛等(2006)从两种土壤中分别分离山石油烃降解菌,并从中筛选山6株石油烃高效降解菌A1、A2、A6、A8和B2及B5,然后将各菌株鉴定至属,分别为A1假单胞菌属?A2鞘氨醇单胞菌属?A6微球菌属?A8节杆菌属?B2不动杆菌属和B5诺卡氏菌属?另外对比分析了单菌株及不同菌株重组对不同石油烃组分的A1、A2、A6和A8对石油烃组分的利用范围窄,主要利用饱和烃组分;而从经芳香烃驯化过的土壤中分离到的菌株B2及B5对石油烃利用组分的利用范围制较宽? 26 长链烷烃

刘晔等(2006)分离并鉴定了长链烷烃降解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1785和P.marginata 766烃羟化酶基因alkB片段。根据烃羟化酶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扩增P.aeruginosa 1785和P.marginata 766的alkB片段,获得了目标产物。经DNA测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目标片段编码的肽段含有烃羟化酶的特征基序。由此确认采用该方法分离到了长链烷烃降解基因的alkB同源体片段。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aeruginosa 1785和P.marginata 766的alkB片段与P.aeruginosa PAO1的alkB1和alkB2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5.7%和94.8%。这些alkB片段可用于分析烃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

刘晔等(2005)对长链烷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和摄取模式进行了研究?评价14株烃降解菌利用中长链烃生长的能力,发现只有少数烃降解菌能够获得良好生长,其中Mycobacterium fortuitum 514,Pseudomona aeruginosa1785和Pseudomonas marginata 766等3株菌能够高效降解C20到C33的长链烷烃?辛烷不能支持这些长链烷烃降解菌的生长,说明其烃氧化酶与Pseudomonas oleovorans的OCT质粒编码的单氧酶不同?此外,M.fortuitum不产胞外表面活性剂,而P.aerugiinosa和P.marginata则是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然而三者在以烃为碳源生长时均显示出很高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根据生长现象分析3株菌采用了不同

的烷烃摄取模式 27 雌二醇

任海燕等(2006)从避孕药生产厂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到1株能够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JCR5。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属(S肋抽gobacteriumsp.)。研究表明,菌株JCR5利用EE2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40℃,培养基初始pH为7~9。金属离子Ni2+、Mn2+、Cu2+、Fe3+能够促进菌株的生长,而Zn2+、Ag+、Pb2+、Ca2+和Al3+离子对菌株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JCR5在10d内对初始底物浓度为30mg·L-1EE2的降解率可达到87%。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的Kung-Hui Chu及同事从某废水处理厂鉴定出一株雌激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在已处理废水中可检出有毒的内分泌干扰物质如雌激素类物质,这促使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如何使该类物质更有效地被降解?叶晶菁(2007)该从某废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分离出14株不同的可降解17β-雌二醇的菌株,并通过基因测序对其进行了鉴定? 28 丁草胺

赵淑莉等(2005)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除草剂丁草胺(N-丁氧甲基氯-25-氯-25,65-二乙基乙酰替苯胺)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DSC18柱和紫外检测器,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体积比为8:2),在波长215nm下进行检测,丁草胺的变异系数和平均同收率分别为1.24%和99.58%:在1~20mg·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来定量检测水介质中丁草胺的浓度水平?未灭菌水中丁草胺的降解速率比灭菌水中快,接种微生物后丁草胺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说明微生物是丁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接种用的细菌能快速降解水溶液中的丁草胺?GC-MS分析结果表明。降解产物只有一种主要化合物?

吴新杰等(2000)通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肥东县一块单晚稻田土中分离出一株丁草胺高效降解细菌WY306,经鉴定,该菌为节杆菌属菌Arthrobacter sp.WY306.Arthrobacter sp.WY306降解丁草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丁草胺降解半衰期与初始菌量近似成反比;当丁草胺添加浓度为5?9mg/L时,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97h和1.86h,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丁草胺添加浓度为0.8mg/L或其?

王一茹等(1996)研究发现,丁草胺在太阳光下,纯水中稳定,田水中消解较快?在模拟太阳的紫外光下,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对其光解无影响;丙酮可加速其光解;H2O2可诱发化学氧化和水解,同时加速光解反应?主要光解产物被分离、鉴定?丁草胺在水中不易挥发,能够被土壤吸附?在田间丁草胺在水中消解较快,半衰期<1d,8-16d检不出;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3d,30d后检不出?

虞云等和马文漪等(2002;1991)测定了小麦?棉花?水稻和玉米根围土壤和非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特征和降解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作物丰富了土壤微生物,根围土壤丰富的微生物对丁草胺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是非根围土壤的1.63-2.34倍,相应的半衰期缩短为非根围土壤的42.2%-72.8%?根围土壤接种处理后这种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其降解速率是非根围土壤的1.68-2.83倍,半衰期为非根围土壤的34.4%-59.4%?试验结果表明,作物根围是丁草胺残留快速降解的微环境,作物根围接种处理可以强化丁草胺残留的微生物降解?

虞云龙等(2004)研究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除草剂丁草胺的降解?结果表明,棉花、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明显促进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