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学史-选修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南京大学-天文学史-选修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837年德国天文学家阿格兰德(F. W. A. Argelander, 1799—1875)用390颗恒星自行获类似结果。

2.银河系结构的研究

(1)工具——自制46 cm的反射望远镜。 (2)方法——取样统计法。

共作1083次观测,一共数683个取样天区中的117600颗恒星。 (3)假定

① 宇宙空间的透明性;②恒星分布的均匀性;③恒星光度的一致性。 (4)结论

1785年获得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 (5)意义

① 首次由观测证实了恒星构成银河系; ②开创了天文学的新分支——恒星天文学。 (6)局限

3.威廉·赫歇尔成就的原因

①全力改进仪器设备; ②惊人毅力和极度勤奋; ③深入思考,目的明确; ④卡罗琳·赫歇尔的帮助。 4.约翰·赫歇尔在南天的工作

1883年11月到南非好望角建观测站。

1834-1838年观测双星、星团和星云,同时统计了3000个选区的68948颗恒星,证实了其父结论。

1849年约翰·赫歇尔出版《天文学纲要》。1859年(咸丰九年)在我国由天文学家李善兰与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出版,译名《谈天》。近代天文学传入我国。

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是人类对宇宙认识史上一个重大里程碑。从此,人们的眼界从狭小的太阳系扩展到浩瀚的恒星世界,视野大为开阔。是进一步认识整个宇宙的一个阶梯。

第十三讲 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天体的物理性质(温度、光度、压力、密度、磁场等)的状况及其机制以及化学组成。

1825制法国哲学家孔德(A. Comte, 1798—1857)在《实证哲学讲义》中断言:“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绝不能得到的知识。”

天体物理学诞生以天体分光学、天体光度学和天体照相学应用于天文学为标志。 一、太阳光的分解

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分解白光。

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沃拉斯顿(W. H. Wollaston, 1766—1828)在棱镜前加狭缝观测太阳,在彩带上发现暗线。

1814年德国光学家夫琅和费(J. Fraunhofer, 1787—1826)制成第一台分光镜,研究太阳光谱,发现夫琅和费线。

1853年瑞典天文学家埃斯特罗姆(A. J. ?ngstr?m, 1814—1874)发现灼热气体产生的发射线,就是太阳光谱中的吸收线。 二、光谱分析术的发明

1858-1859年德国化学家本生(R. W. E. Bunsen, 1811—1899)与基尔霍夫(G. R. Kirchoff,

21

1824—1887)合作,发现根据光谱判断元素的方法——光谱分析术。 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发现

基尔霍夫以实验探索太阳光谱中夫琅和费线的本质,从而发现了基尔霍夫定律。这是认识太阳和恒星大气化学成分的准则。 四、氦的发现

1868年8月18日法国天文学家让桑(P. Jansen, 1824—1907)研究了日全食时日珥的光谱,发现一条橙黄色的明线。同年10月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J. Lockyer, 1836—1920)也有同一发现。他们都报告了法国科学院。

1869年洛基尔认为此谱线来自一种新元素,命名为氦(helium, 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太阳神Helios)。

1895年英国化学家雷姆塞(W. Ramsay, 1852—1916) 在地球上发现这一元素。 氦的发现证明天体分光术的巨大成功。 五、恒星光谱的分光观测

1.恒星光谱的观测和初步分类

1859年英国的哈金斯(W. Huggins, 1824—1910)在20 cm望远镜上安装高色散分光镜观测亮星光谱。

1863年意大利的塞奇(A. Secchi, 1818—1878)用低色散的分光镜观测大量恒星。1868年提出分为4类的光谱分类法,分类了4000颗恒星。 ①白色星,光谱中只有几条氢的吸收线; ②黄色星,光谱同太阳光谱;

③橙色星和红色星,光谱里有明暗相间的暗带; ④暗红色星。

2.恒星光谱的谱线位移

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J. C. Doppler, 1803—1853)发现振动时振动波长改变 Δλ=λ·V/VS

VS为声速或光速,V为源运动速度,λ为无运动振动波长。这被称为多普勒效应。 1868年哈金斯根据恒星光谱的谱线位移测出天狼星视向速度。

视向速度测量带来许多重要的天文发现,如:分光双星、新星和超新星的爆发、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自转、可观测宇宙的膨胀等。 六、天体测光术的发明和发展 1.恒星亮度的目视测量

BC 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各首次估计恒星视星等。

1782年英国业余天文学家古德里克(J. Goodricke, 1764—1786)发现变星大陵五(βPer)的光变周期。1785年和1786年又先后发现两颗变星造父一(δOph)和渐台二(βLyr)。开创变星光度测量。

1852-1859年阿格兰德和匈费尔德(E. Sch?nfeld, 1828—1891)测恒星位置并估计星等,1863年刊布BD星表。

1875-1884年匈费尔德测南天星空,1886年刊布SD星表。两星表包含457,874颗星。是目视方法估计星等最宏伟工作。 2.普森公式

19世纪上半叶德国生理学家费希内尔(G. T. Fechner, 1807—1887)推出“感觉度随刺激度的对数变化”。

1856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N. R. Pogson, 1829—1891)建立了光度与星等间的基本关系式: m1-m2=-2.5lgE1/E2。

22

普森公式为星等与光度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为科学的测光工作打下基础。 3.目视光度计的发明

(1)偏振光度计。1859年德国天文学家泽尔纳(J. K. F. Z?llner, 1834—1882)发明。 1861年刊布266颗亮星光度星表。

(2)光劈光度计。 英国天文学家普里恰尔特(C. Pritchard, 1808—1893)发明。 1885年刊布2784颗星光度星表。

从理论上和实测上开创了科学的光度学。 七、天体照相术的应用 1.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

1827年法国艺术家尼普斯(J. N. Nipce, 1765—1833)拍得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

19世纪30年代法国艺术家达盖尔(L. J. M. Daguerre, 1789—1851)发明用碘化银作底板的照相术。

此后,约翰·赫歇尔发明定影术。

1851年英国摄影师斯科特-阿切尔(F. Scatt-Archer, 1813-1857)发明珂珞酊湿片法。 1871年英国化学家马多克斯(R. L. Maddox, 1816—1902)发明明胶干板。 后来有人提出底片敏化法。

德国化学家沃格尔(H. W. Vogel, 1834—1898)发明扩展光谱响应。 2.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

1840年美国化学家约翰·德雷珀(John Draper, 1811-1882)拍月亮得第一张天文照片,标志天体摄影时代开始。

1896年法国物理学费佐(A.-H.-L.Fizeau, 1819—1896)和傅科(J. B. Foucault, 1819—1868)在巴黎天文台首次拍摄太阳照片,可见黑子。

1849年美国天文学家威廉·邦德(William Bond, 1789—1859)拍得清晰月亮照片(露光20分钟)。

1850年邦德与摄影家惠普尔(J. A. Whipple) 合作首次拍得恒星——织女星照片。 1852年国天文学家德拉鲁(W. de La Rue 1815—1889)拍得清晰月亮(露光30秒)。1860年拍得日全食时的日珥照片。

1857年惠普尔拍得开阳和辅的照片。

1882年英国天文学家吉尔(D. Gill, 1843—1914)拍得大彗星照片,且恒星像清晰。 3.照相术用于天体位置测量

1885-1891年吉尔拍摄南天星空照片。1886-1889年荷兰天文学家卡普坦(J. C. Kapteyn, 1851—1922)测底片上恒星位置。1896-1900刊布《好望角巡天星表》,刊载有454,875颗恒星(m>10m,δ:-10°―-90°)。 4.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光谱

1863年哈金斯首次拍摄恒星连续光谱。

1872年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德雷珀(Henry Draper, 1837—1882)拍织女星光谱,得4条氩线。

19世纪末,哈佛大学天文台拍摄大量光谱,从而建立了哈佛光谱分类法。 照相法具有客观性、文献性、累积性的特点。 八、反射望远镜的改进

1856年德国化学家利比希(J. Liebig, 1803—1873)发明玻璃镀银术。

1856-1857年斯太因哈尔(C. A. Steinheil)和傅科各自独立地把这种技术应用于天文望远镜,引起反射望远镜的一场革命。

19世纪中叶,由于分光术、测光术和照相术几乎同时用于天文学,天文望远镜也有重大

23

发展,为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等提供了条件,导致天体物理学诞生。它使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又产生一次飞跃:从只研究力学运动,到研究物理和化学运动。 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诞生构成人类认识天体的两次重大飞跃。 天体力学诞生基于重大理论突破。天体物理学诞生基于技术突破。

“理性工具”和“实体工具”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又构成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两部分。

第十四章 河外星系的发现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探索星云了即云雾状天体的本质。 在银河系内: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气团 由恒星聚集成的星团 河外星系

确定云雾状天体为河外星系的步骤:

①确定银河系大小和测定旋涡星云的距离。 ②由旋涡星云距离进一步定出它的大小。 ③最后确认,它是否由大量恒星聚合而成。 一、测定旋涡星云距离的探索 1.三角视差法

1907年瑞典天文学家波林(K. Bohlin, 1869—1940)用三角视差法测得仙女座大星云的三角视差为0. 171″,相当于19光年。 2.新星视亮度法

1911年美国物理学家威里(P. W. Very)把仙女座大星云中一颗新星与英仙座新星比较,由此定出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是1600光年。 3.视向速度和自行法

1914年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V. M. Slipher, 1875—1969)刊布了13个旋涡星云的视向速度。 1915年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H. D. Curtis, 1872—1942)测定了66个旋涡星云的自行。柯蒂斯认为从统计平均观点,天体视向速度与切向速度大致相同。求得旋涡星云自行平均值为0. 033″, 再以星云视向速度平均值,求得星云平均距离为10, 000光年。 二、造父变星法求天体距离

1784年古德里克发现造父一亮度以5.37天为周期变化。 通常以周期1-50天光变的变星称为造父变星。 1.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

20世纪初美国女天文学家勒维特(H. S. Leavitt, 1868—1921) 用测光方法发现小麦哲伦云中有许多变星。

1908年她把周期长于1.2天的变星按亮度排列,结果发现周期也按大小排列。 1912年发表周期2-120天、视星等为12. 5 m —15. 5 m的变星资料,提出视星等和周期的对数存在正比关系,这就是周光关系。 2.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关系

1902年卡普坦提出绝对星等概念。

对于视星等m,绝对星等M,现在通用如下公式: 若不计星际消光 m-M=5lgr-5。

若计及星际消光 m-M=5lgr-5+A(r)。 r为天体距离(单位:秒差距)。 3.周光关系零点的测定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