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材料力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图2-4-12

(A)

8.材料弯曲变形后( )长度不变。 A.外层 B.中性层 C.内层 (B) 9.一圆截面悬臂梁,受力弯曲变形时,若其它条件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________倍。 A:

1 B:8 C:2 8 D:

1 2(A)

10.横截面上仅有弯矩而无剪力的梁段称为 。 A:平面弯曲梁 B:纯弯曲梁 (B)

11.梁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A:Mwmax与横截面积相等 B:Mwmax与WZ(抗弯截面系数)相等 C:Mwmax与WZ相等,且材料相等 (B)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

1.由于弯矩是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的合力偶矩,所以弯矩必然在横截面上形成正应力。( ) (√)

2.抗弯截面系数是反映梁横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一个几何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材料有关。( ) (×)

3.无论梁的截面形状如何,只要截面面积相等,则抗弯截面系数就相等。 ( ) (×)

4.梁弯曲变形时,弯矩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 (×)

5.钢梁和木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在受同样大的弯矩时,木梁的应力一定大于钢梁的应力。 ( )

(×)

作图与计算题:

1.根据图2-4-13所示梁上外力偶矩M的方向,绘出截面1-1上应力分布情况。

33

图2-4-13

参考答案:

图2-4-13参考答案

2.根据图2-4-14所示截面上的弯矩Mw,绘出该截面上正应力分布情况。

参考答案:

图2-4-14

图2-4-14参考答案

3.图2-4-15所示悬臂梁,梁长L=100 cm ,集中载荷F=10000 N ,梁截面为工字形,已知其WZ=102 cm3试求出该悬臂梁上最大正应力。

图2-4-15

参考答案:

解:悬臂梁的最大弯矩在固定端处,该处的最大弯矩值为 MWmax=FL=10000×1000=107N·m m

其最大正应力为

σ

max=MWmax/WZ=10

7

N·mm /102000mm3=98MPa

34

任务3 确定铣床夹具中压板的厚度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

1.从弯曲强度条件σmax=Mwmax/Wz≤〔σ〕可以看出,梁的强度与 、梁的 和尺寸及 有关。

(载荷 截面形状 材料)

2.根据弯曲强度条件可以解决 、 和 等三类问题。 (强度校核 选择截面尺寸 确定许可载荷)

3.为减轻自重和节省材料,将梁做成变截面梁,使所有截面上的 都近似等于 ,这样的梁称为等强度梁。

(最大工作应力 梁材料的许用应力) 4.梁弯曲时的合理截面形状应是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不增加 而使其 值尽可能大的截面形状。 (截面面积 抗弯截面系数)

5.梁的最大弯矩值Mwmax与载荷的 、 及支承情况有关。

(大小 载荷的作用方式)

6.在材料、长度、受载情况和横截面面积都相同的情况下, 较大的梁的抗弯承载能力较强。 (抗弯截面系数)

7.汽车前后桥弹簧按图2-4-16示逐片递减叠成,此结构符合 梁的特征。

图2-4-16

(等强度)

选择题:(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填在括号内)

1.工厂大型厂房的吊车横梁,一般都使用( )。 A.矩形钢 B.工字钢 C.圆钢 D.槽钢 (B)

2.图2-4-17所示截面积相等的四根梁,抗弯截面系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图2-4-17

(A)

3.图2-4-18所示工字钢的两种放置方法,对提高抗弯强度有利的是( )。

35

A B

图2-4-18

(B)

4.如图2-4-19所示,用T形截面形状的铸铁材料作悬臂梁,从提高梁的弯曲强度考虑,图( )的方案是合理的。

A B

图2-4-19

(B)

5.等强度梁各横截面上 数值近似相等。

A.最大正应力 B.弯矩 C.面积 D.抗弯截面系数 (A)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

1.对于矩形截面梁,无论平放还是立放,其抗弯强度相同。 ( ) (×)

2.对于等截面梁,弯矩绝对值最大的截面,就是危险截面。( ) (√)

3.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就是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使梁能承受更大的载荷,或在承受载荷相同的条件下,更多地节省材料。( )

(√)

4.为保证承受弯曲变形的构件能正常工作,不但对它有强度要求,有时还要有刚度要求。( ) (√)

5.在直梁弯曲中,梁的强度完全由弯矩的大小和抗弯截面系数的大小决定。 ( ) (×)

6.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根梁,若其截面面积、截面形状及所受外力均相同,则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也相同。( )

(×)

7.提高梁的弯曲刚度,可以采用缩小跨度或增加支座的方法。( ) (√)

8.等强度梁内的弯矩和抗弯截面系数均随横截面位置变化,弯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比值也随横截面位置变化。( )

(×)

9.对于铸铁等抗压强度高于抗拉强度的脆性材料,最好采用T形等上、下不对称的截面,使中性轴偏于强度较弱的一边,使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同时接近材料的许用应力。( )

(√)

10.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把集中力改变为分散的力,可有效减小梁的最大弯矩值。( )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