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及对仗中词性的运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及对仗中词性的运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及对仗中词性的运

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

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和名词的解释,并附有例句,共有:

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对、异类对、借对、掉字

字对、虚字句对、流水对、倒装对、逆挽对、错综对、意对、邻对、扇面对(隔句对)

对、联珠对、叠句对、叠字对、鸾凤和鸣对、回文对、工对、宽对、正对、反对、合掌

对仗是作诗填词的基础,是应当认真学习的。有博友曾说,对仗就简单分为正对、反对

要搞那么复杂。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唐诗、宋词和元曲中有各种类型的对仗,如

名词含义所知甚少,不但自己练习、运用会受到局限,恐怕也难理解、欣赏唐诗、宋词、

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

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

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

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

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

属于琢磨句式对仗的,为便于理解,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现将其下:

一、用字对仗法

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

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凡作对联,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如: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2、双拟对

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如:

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

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有独立的意义。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3、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

4、双声对

如: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佳菊”二字的声母都是“j”;“丽兰”二字的声母都是“l”。像这样两字声母相同,而且上下

像:奇琴、精酒;妍月、好花;素雪、丹灯;翻蜂、度蝶;黄槐、绿柳;意忆、心思;对

5、叠韵对

如:放畅千般意,逍遥一个心。

“放畅”二字的韵母都是“ang”,“逍遥”二字的韵母都是“iao”。像这样两字的韵母相同,而对。

6、同类对

同类对是用字对仗的一种,是最普通的对法,旧时代老师教学生的启蒙书,如《声律启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就是同类对。 如:

东限琅琊台,西距孟津陆。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7、异类对

异类对是用字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不同类范畴的事物相对,也叫异名对。如: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异类对就是指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鸟,下句安花;上句安风,下句安树。异对

8、借对

借音

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访》)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杜甫《秦州杂诗》)

借“沧”为苍与蓝对;借“杨”为羊,与鸡相对;借“珠”为朱,与白相对。

借义

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

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

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

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

9、掉字对

掉字对是用字对仗的一种,就是一句中连用相同的字,而且上下联相对。这也叫“掉字易流于文字游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