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阎维平,男,1955年12月生,汉族,北京人, 198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1987年12月华北电力学院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工学硕士毕业,硕士学位,1992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毕业,博士学位,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工系普通访问学者一年,1996年8月至1997年3加拿大政府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半年。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华北电力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主编,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火电专委会委员,中国减排CO2协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学术与科普专委会委员,河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选定为电力工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被评为保定市优秀拔尖人才,2000年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2002年入选华北电力大学“151”工程10名学科带头人之一,2004年被授予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被华北电力大学聘为学科一岗教授,2008年被聘为二级教授。。

1998年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流化床燃烧技术”,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火力发电厂设备、系统运行节能准确在线分析系统”,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鉴定“超细煤粉还原NOX技术研究”,2004年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三等奖“W火焰锅炉燃烧调整与优化运行”,2007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污染监测及优化吹灰系统”。

编著出版《流化床燃烧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电站锅炉原理》、《热能工程专业英语》、《燃煤电站锅炉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臵运行》、翻译出版ASME《锅炉性能试验规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与技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一项。

从事高效低污染煤粉燃烧理论和洁净煤利用技术;CO2减排技术;汽液两相薄膜流的传热与传质;电站锅炉煤粉燃烧器低负荷稳燃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有关问题;电站锅炉受热面结渣积灰的在线监测与优化吹灰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课题。

联系电话:0312- 5024951-2713或-2494 电子信箱:wpyan@bdinfo.net

杨昆,男,1957年1月3日出生,汉族,河北人。1992年6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局局长。兼任电力企业故障诊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热力发电》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新产品一项,省部级教学或科技进步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3部。

主要研究方向:热力设备及旋转机械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电力市场研究。目前承担的主要课题:电站设备状态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国家863计划)、电力安全与市场体系的研究。

杨勇平, 男, 1967 年生。 199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大学副校长兼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电站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委员,北京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热力发电》编委,国家科技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总体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电站节能、电站空冷技术、分布式能源、太阳能热利用、CO2减排、IGCC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明专利3项。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中澳科技合作特别项目等项目,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华北电力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

联系电话: 010-80798472 电子信箱:yyp@ncepu.edu.cn

张化永,男, 1963年生,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Specialty Conference of ISEIS’2006, Beij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组委会主席,2007年Symposium on Nonlinear Phenomena in Wave Propagation and Acoustics主席,2007年国家“十一五”重大水环境专项“重大输水工程调蓄湖泊水质安全保障学术讨论会”分会主席;2007年中国和德国政府间环境科技合作论坛特约专家。

2001-2004年,日本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96-1999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学位研究生,出国退学;1991-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硕士学位;1988-1991年,北京大学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进修学习;1983-1987年,内蒙古林学院荒漠化治理系,学士学位。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06-2010年,复杂水文背景下可持续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课题“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生态恢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的一级子课题,科技部课题编号:2006BAC10B03,主持人,国拨经费119万元,山东省环保局配套经费420万元;(2)2006-2007年,滕州市城郭河、界河人工湿地工程规划,山东省环保局项目,项目合作主持人,经费5万元;(3) 2006 – 2011年,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项目主要学术骨干。

联系电话:010- 51971244 E-mail:zhyacas@yahoo.com

张锴,男,1968年8月生,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骨干,英国Royal Society Chinese Fellow,英国伦敦大学学院Honorary Senior Research Fellow,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会员,IChemE学会P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