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套优秀教案 第二学期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套优秀教案 第二学期全册精品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最新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七、八班的数学教学。总体来说,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材分析X |O |m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方向与位置;复式统计图;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材重、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6、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7、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8、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再次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4、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创新的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5、重视分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应经常结合实际,对分数计算进行细水长流的练习,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6、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7、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细心批改学生作业,组内开展一帮一活动,班内开展小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6、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六、课时安排

1、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2、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3、剪纸中的数学——分数的加减法(一) 10课时

4、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6课时 5、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 6课时 6、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 5课时 7、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12课时 有趣的溶解现象 1课时 回顾整理 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