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础知识完整教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混凝土基础知识完整教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混凝土基础知识完整教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第三节 道路与桥梁工程用石料的技术性质 第四节 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第五节 混凝土外加剂

第六节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第七节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第八节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第九节 粉煤灰混凝土 第十节 轻混凝土 第十一节 特种混凝土 附录:习题与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一、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粗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按表观密度分类

1. 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的混凝土。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的水泥混凝土。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的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二)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

3

3

3

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 (三)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

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

1. 原材料来源丰富。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 2. 施工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既可现场浇筑成型,也可预制。

3. 性能可根据需要设计调整。通过调整各组成材料的品种

和数量,特别是掺入不同外加剂和掺合料,可获得不同施工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满足工程上的不同要求。

4. 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而且,混凝土与钢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浇筑成钢筋混凝土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抗拉强度低的缺陷,使混凝土能够应用于各种结构部位。

5. 耐久性好。原材料选择正确、配比合理、施工养护良好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且对钢筋有保护作用,可保持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稳定。 (二)普通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点

1. 自重大。1m混凝土重约2400kg,故结构物自重较大,导致地基处理费用增加。

2. 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易开裂。

3. 收缩变形大。水泥水化凝结硬化引起的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达500×10m/m以上,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 (三)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 满足便于搅拌、运输和浇捣密实的施工和易性。 2. 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6

3

3.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条件所必需的耐久性。

4. 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即经济合理性。

为了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就必须研究原材料性能,研究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质量波动规律以及相关的检验评定标准等等。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和紧紧围绕的中心。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因此必

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 一、水泥

(一)水泥品种的选择

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确定。如高温车间结构混凝土有耐热要求,一般宜选用耐热性好的矿渣水泥等等。详见第三章水泥。 (二)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原则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也宜越高;设计强度等级低,则水泥强度等级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