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苗病的防治方法,应采取清沟排渍、勤中耕、早施苗肥等农业措施,增强棉苗抵抗力并配合药剂防治。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蓟马、红蜘蛛、地老虎、蜗牛等,以药剂防治为主。 (二)蕾期的综合管理 1.蕾期看苗诊断

主要从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否协调进行鉴别。

高产长相是:根系深广吸收旺,株型紧凑发课稳,茎秆粗壮、节密,红茎比例60%~70%;顶芽肥大不下凹,果枝向四周平伸,节间分布匀称;顶部叶位次序为4、3、2、1,叶片大小适中; 蕾多蕾壮脱落少。

长势是:株高日增1~1.5cm, 盛蕾初花期可达2.5cm, 每2.5~3天出生一个果枝, 小暑节开花, 株高50~60cm,果枝10个左右。 2.蕾期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促进营养生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在搭好丰产架子的基础上,实现稳长增蕾,为夺取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中耕、除草、培土。蕾期中耕能促进根系下扎,分布广,有利发棵稳长。其深度可逐渐加深至8~12cm,行中间深、株边浅。长势过旺的棉田,应增加中耕深度到l2cm左右。结合进行清沟培土,以提高地温,减轻病害,有利防涝防倒。培土要分次培高到10~l2cm,行间要锄松。

(2)及时去叶枝。通常在雨水多,肥力高的棉田应及时去叶枝。

(3)清沟排水,灌水抗旱。蕾期遇雨,注意清沟排水,蕾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抗旱。土壤肥沃,长势好的棉田,可以不灌或推迟灌水。

(4)适时适量喷施生长调节剂。营养生长较旺盛的棉田,需要使用延缓型生长调节剂。根据苗情可用1~2次,第1次在主茎叶8~10片,缩节胺30~50mg/kg,第2次在主茎叶15~16片(初花期前后)50~100mg/kg,喷至整株叶片叶面全湿但不滴水为度。

(5)防治病虫害。蕾期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蓟马、盲椿象、玉米螟、金钢钻等。蕾期病害以枯萎病为主,应及时防治。对枯、黄萎病要拔除病株烧毁,并进行土壤处理。

(三)花铃期的综合管理 1.花铃期看苗诊断

花铃期高产棉株的长相要求:株型紧凑、茎秆下部粗壮,向上渐细,节间较短,果枝健壮横着长,叶片大小适中,初花期叶色退淡,盛花期后叶色又转深,花蕾肥多脱落少,红茎比例为70%~80%,盛花后接近90%,大暑节以后带大桃封行,棉田地面能见到直射光斑。

21

长势是:稳长7月,嫩过8月,初花期主茎日增量为2~2.5cm,不超过3cm,盛花期为1.5cm左右,打顶后最终株高100~1lOcm左右,叶面积系数初花期应平稳上升至2~2.5,盛花期达到3.5左右。 2.花铃期栽培技术要点

花铃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争结“三桃”,增加铃重,早熟不早衰,防止烂铃。使个体和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协调。

(1)重施花铃肥:45%龙腾氯基复合肥30-40公斤+诺邦地龙生物有机肥20公斤,并叶面喷施翠康生力液1000倍2-3次,为健壮生长提供充足营养。

(2)抗旱排涝。伏、秋干旱易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和棉株早衰。因此伏旱、秋旱期间及早灌水抗旱,是棉花高产的关键措施。抗旱时间要看天、看地、看苗灵活掌握。沙土保水力较差,连续7天不下雨就应灌溉,壤土干旱10天就要灌水。棉株顶部3~4片叶中午出现萎蔫,叶片变厚,呈暗绿色,无光泽,至下午3~4时仍不能恢复正常状态等均表现缺水,要及时抗旱。沟灌最好在早、晚进行,灌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保墒。在遭遇暴雨而发生渍涝的地区,必须做好雨前雨后的清沟排渍工作。

(3)摘心整枝。黄河流域棉区在7月中旬打顶为宜。水肥充足、赘芽丛生的棉田应及时抹净赘芽,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多结铃少脱落。

(4)化学调节。生长正常的棉田,于打顶5~7天后,每亩用缩节胺3g左右配成80~100mg/kg溶液喷施上部果枝,抑制晚蕾生长和果枝伸长,有利上部成铃,增加铃重。在遭遇秋季雨涝的年份,9月上旬还可喷洒100~150mg/kg缩节胺液,以抑制赘芽及无效嫩枝叶生长。贪青旺长棉花应加大用量。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应用促进型生长调节剂802或特多收3000倍加2%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一同喷,7~10天一次,共喷3次,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减轻干旱和早衰带来的损失。

(5)中耕松土、盖草。棉花开花以后根系再生力弱,故中耕不宜深,次数也不宜多,为此可在重施花铃肥后,在棉花行内覆盖秸秆,既可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又可弥补棉田有机肥的不足;还可增加棉田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6)防治病虫害。花铃期危害最大的主要是棉铃虫和红铃虫,抓住这两种虫害的防治,就可兼治其他害虫。棉花红叶茎枯病(凋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初花期开始发病,花铃期或吐絮期盛发。可通过改良土壤,增施钾肥,加强田间管理等办法进行防治。

(7)防止烂铃。烂铃是受红腐病、炭疽病、黑果病、铃疫病等病菌侵害引起,多雨和田间荫蔽潮湿是诱发条件。棉田的湿度和铃壳厚度太大,有利病原菌滋生和侵入。烂铃主要发生在棉株下部果枝和近主茎果节上,主要发生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防止烂铃应采

22

取如下技术措施:

①合理安排茬口与密度,合理促控及整枝,降低棉田湿度,增强棉花的抗病虫能力; ②及时抢摘抢剥烂铃,减少损失和病菌的传染; ③采用高脂膜、乙磷铝、代森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④治虫防烂铃;

⑤摘除早蕾,错开烂铃易发生的季节和部位; ⑥选择株型通风透光性好的棉花品种。 (四)吐絮期的综合管理 1.吐絮期看苗诊断

高产棉株吐絮期长势长相要求是顶部果枝平伸,果枝长度20~3Ocm,现蕾3~4个,蕾大且成铃率高,吐絮时上部主茎叶呈绿色,下部主茎叶较淡,田间通风透光,棉铃吐絮畅。 2.吐絮期栽培技术要点。

要求养根保叶,促伏桃增铃重增衣分,争取多结早秋桃。同时要控制营养生长和无效花蕾,做到不贪青晚熟,使养分集中供给有效蕾铃。

(1)防涝抗旱 吐絮期如遇秋雨较多,要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贪青晚熟,减少烂铃。如遇久旱,应及时灌水,防止棉铃因干旱而逼熟,铃重锐减。但灌水量绝不能多。 (2)防止虫害 吐絮期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叶跳虫等。后期喷药治虫必须坚持到9月下旬。晒花时要注意消灭隐藏在晒花帘下和仓库墙壁上的红铃虫幼虫。 (3)整枝和推株并垄 吐絮前后对枝叶繁茂的棉田,将主茎下部大叶和无效果枝剪去。抹去赘芽,摘去无效花蕾,以减轻株间荫蔽和养分消耗,促使秋桃发育,提高纤维品质。长势过旺棉田,当棉株顶部结住棉铃时,可隔行推株并垄,增加棉株下部光照,降低棉田湿度,防止烂铃。

(4)化学催熟 对贪青晚熟的棉田,喷施40%的乙烯利100~150g,加水50kg,浓度为800~1000mg/kg液,能使铃期缩短8~15天,提早成熟吐絮。在喷乙烯利的同时,加0.1%硫脲一同喷,能提高催熟效果。此外,施用脱叶磷乳剂7天左右,叶片脱落,对棉铃无伤害,可提高霜前花率,亩用量0.2~0.3kg为好,要在日平均温度高于12~14℃时进行处理即可有效。

3.精收细摘

收花必须分次进行。吐絮期常有大风雨或连绵阴雨,棉铃吐絮后要及时采摘,以提高棉花质量和品级。过早采摘的剥桃花纤维未成熟,色泽差,品级低,且剥桃费工,子棉含水率高,贮藏中易发热变色。如果采摘过迟,由于纤维受日光曝晒过久,引起光氧化作用,使强

23

度降低,长度变短,纺纱时废花多,特别是受风吹雨打后,易污染变色,甚至霉烂,严重降低品质。

通常以棉铃开裂后7天左右采收为好。当大部分棉株己有1~2个铃达工艺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收,以后每7~10天采收一次。

采收棉花应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遇大风或连阴雨,应在风雨到来之前及时抢收。要做好分收、分晒、分藏、分轧、分售等工作,以保证优棉优级优价,提高利用率,增加收入。

第四节 棉花主要病虫害症状识别

棉花的病、虫害对棉花的健壮生长危害较大,为了搞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大田病虫害症状的识别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棉花主要病害症状识别(附10个病害症状的图片。) 二、棉花主要虫害症状识别(附10个虫和相关症状的图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