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姓 名: 白 鹏 祥

毕业 论文

1

摘 要: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了使武松这一人物生动、自然、鲜活、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以“武松打虎”为切入点,首先为读者刻画了武松这样一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同时,又围绕武松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如武松十字坡遇张青,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进一步刻画了武松是个很有江湖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个对当时黑暗的邪恶势力和统治阶级无比仇恨的人,是个敢做敢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而且作者进行了巧妙的构思,把人物形象融入于一个个的具体事件当中,他们之间互相促进、紧密联系,一环紧扣一环,一环胜似一环,共同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仁有德的打虎英雄。武松这一形象对后人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武松 人物形象 性格鲜明 有勇有谋 有情有义 有仁有德 反抗精神

2

论文正文

从“武松打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了使武松这一人物生动、自然、鲜活、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以“武松打虎”为切入点,首先为读者刻画了武松这样一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同时,又围绕武松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如武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进一步刻画了武松是个很有江湖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个对当时黑暗的邪恶势力和统治阶级无比仇恨的人,是个敢做敢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而且作者进行了巧妙的构思,把人物形象融入于一个个的具体事件当中,他们之间互相促进、紧密联系,一环紧扣一环,一环胜似一环,共同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仁有德的打虎英雄。武松这一形象对后人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 、武松是个善能喝酒、神勇无比、力大无穷、不听人劝、无所畏惧的打虎英雄。

虎,乃百兽之王也。它力大、残忍、凶猛、敏捷,非常人所能敌也。要想制服这样凶猛、残忍之极的猛兽,必须具有惊人的气力、非凡的武艺、超人的胆略才行。然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武松打虎”这一部分恰恰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如下:

3

1、 打虎前的武松是个喝酒无度,不听人劝、一意孤行、爱面子的人。

从这看似有失常理的行为中极大的彰显了武松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也是欲扬先抑的独特表现手法。因为对于常人来说,喝多了酒就会神志不清、六神无主;而对于武松来说,喝酒就像是吃了兴奋剂、催化剂一样,他不但不会神志不清,而且还会提升武松的功力,使人感觉到武松越是喝酒,就越能发挥自身的内在潜力,喝了酒就象是武松随身携带了一种致命武器一样。这就使人更加感觉到武松的与众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话说武松在柴进处住一年后,因思念家乡,想回家看望哥哥,因此与宋江、柴进道别,他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境内,一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店里面,要了酒和牛肉,边喝边吃起来,武松拿起一碗酒,一饮而尽,并说道:“这酒好生有气力!”接着武松又喝了第二碗,第三碗,并连声说酒好。从招旗上写的“三碗不过冈”的五个大字可以看出本酒店的酒很有劲。而武松一连喝了三碗酒,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醉意,并且越喝越有兴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酒量非同常人,同时也能看出他是个性格豪爽之人。第三碗酒喝完之后,武松再要酒喝时,酒家说道:“客官要肉便添来,酒却不再添了。”武松说道:“我酒也要,肉也要。”店家解释道:“我这酒叫‘三碗不过冈’,相当有气力,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