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3、卸车完毕时,槽车内应留有0.5kg/cm(0.49mpa)以上的剩余压力,贮罐不能装满,应保持15%-20%的空间,装槽车时,槽车罐内也应留有15%-20%的空间。

14、装卸完毕后,关闭槽车和卸车台的气相和液相闸门。操作人员和押运人员共同检查签字,并详细记录槽车的压力和液位。

15、排尽软管内的气相和液相压力,拆下导管和接地线。

16、驾驶员全面检查一遍,确认槽车周围无液化气或其它状况时,方可启动槽车离开装卸台。

17、下例情况严禁装卸作业;

(1)雷雨天气; (2)管道设备大量漏气; (3)附近有明火; (4)液压异常。

18、新槽车或检修后的槽车应抽真空(真空度不得低于650mmhg),不得直接充装。

(二)烃泵操作规程 1、启动前检查准备工作 ①检查储罐的液位、压力。

②检查管道连续情况及阀门的开启情况。 ③将烃泵的阀门打开。

④手动盘车2-3圈,检查泵内有无卡、涩、松动、漏气等现象,手盘烃泵和电动启泵禁止两人同时操作,防止转动部位绞伤。

2、启动运转 ①按电钮启动。

②观察泵有无杂音及漏气漏油、发热等异常现象,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

③泵的进出口压差一般保持在0.4 mpa 左右,最高不超过0.5 mpa 。 ④吸入口的阀门要开大,不能用它来调节流量。 3、完毕后按电钮停车,下班前要关闭所有阀门。

(三)设备检查及维修更换操作规程 1、设备及管道的巡查。

(1)设备在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完毕后要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如有泄漏和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应立即停运进行处理。

(2)检查内容如下:

①管道阀门有无泄漏、振动开关是否灵活,支架是否牢靠,系统操作是否正确。

②泵部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振动,振动不大于0.1mm。 ③电气设备、开关、按扭、接线等是否完好。 ④各种是否正常有无损坏。

⑤储罐内温度是否正常,当温度达40℃时应开启喷淋管进行降温。 ⑥消防设备应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2、设备及管道的维修更换。

(1)气站管道及设备应有专人进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维修或更换设备时,应切断电源、气源、放净余气和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后再进行。

(3)就地维修时不得在设备上敲打。

(4)维修与更换设备及管道时,不能在生产区内动火、施焊,如需要进行上述工作时,请质监部门技术人员进行。

(5)设备检修更换完毕后,应将其内空气排出。 (四)储罐及管道操作规程

1、按规定时间对储罐及管道进巡回检查,认真记录储罐液位、介质温度及压力,一旦超过限定值 ,立即采取降温降压措施。

2、进液时随时观察储罐液位和压力变化,不准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罐同时进行时液,进液完毕后必须认真检查储罐的压力、液位、管道阀门的开启状态。

3、各储罐的气相应串连,阀门处于常开状态,并有明显标识,以防操

作失误,造成储罐内压力升高。

4、储罐及管道各阀门、法兰、连接件等附件不允许有滴漏现象,停止生产时应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及电源。

5、液位计失灵的储罐,只许进液,不许出液,并及时对液位计进行维修。

6、检查储罐及管道防雷、防静电装置,进液时应控制流速3立方米/秒以内,以防止产生较多的静电,雷雨天禁止作业。

7、储罐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立即启动预案,各有关部门立即处于紧急状态,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在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整个救援过种中,指挥中心始终必须保持通讯系统、交通系统通畅,便于联络、运送伤员及抢险物资,做到指挥正确,抢救及时。并按以下程序运作:

第一步:指挥长立即下达命令: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切断相关电源,停止一切生产。

第二步:安全管理员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熄灭一切火种,并且协助推出站内车辆。

第三步:灭火组立即运用站内消防器材及设备进行自救。

第四步:通信、警戒、疏散、现场救护组及立即疏散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区域警戒,并组织力量进行扑救。同时注意自身保护。

第五步: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施救。

第四章 见证材料

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