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修改客运站技术标(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己修改客运站技术标(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节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一、放线

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工程放线开工报告。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并到现场了解地形地物及各种障碍物,确定放线的依据和方法。按图纸设计要求将电缆敷设线路测放到实地中。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

二、开挖电缆沟

递交所用电缆及配套设施的检验合格报告及施工开工报告。了解现场实际工程量。勘察敷设线路,了解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及时作出解决方案。由于电缆接头处是电缆线路运行最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因此中间电缆接头的位置应放在置于 维修的地方。电缆沟的开挖宽度和深度,应严格依照图纸设计的规格施工。开挖电缆沟,遇到转弯处应挖成圆弧状,以便保证电缆敷设时有足够的弯曲半径。电缆沟的深度宜为900mm左右,以保证电缆表面深度≥700mm需要。电缆沟施工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

三、预埋电缆保护管

直埋电缆敷设在下列部位处应穿管保护电缆:电缆需穿路时,穿钢管保护。电缆需从直埋电缆沟引出地面时,为防止机械损伤,用金属管加以保护。

四、电缆管的加工和敷设应按以下要求施工

钢管电缆管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其它材料保护管内径应为1.5倍再加100mm。保护钢管的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外表涂防腐漆。保护管埋深应≥0.7m。直埋电缆保护管引进电缆沟、人井时,管口应加以封堵,以防渗水。

五、敷设电缆

首先应将直埋用的电缆沟铲平夯实,再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砂层或软土。当所需敷设电缆都放进沟时,应将其整理整齐,不宜相互交叉重迭,以便电缆的散热,在中间接头处和终端处应留有余量,电缆整理好后,应立即进行中间电缆头和终端头的连接,并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六、缆沟回填

电缆覆盖时,上部先铺150mm厚的砂层或软土层,并加盖保护盖板,并盖砖加以保护,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经隐蔽验收后,可以向电缆沟内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第 34 页

七、标志设立

在回填土时,应在电缆沟的下列位置设置电缆标志桩或方位标志。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当设置有人孔井,也应设置标志桩,标志桩应埋设在电缆沟中心,为预制砼结构,并且在标志桩上注明编号。

第六节 园林小品工程施工方法

1、钢筋混凝土工程

(1)对混凝土的模板工程程应进行认真的检查。首先是模板的强度,刚度 及稳定性要满足施工的要求。 对模板入支架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而不按规范要求震实混凝土, 会使混凝土内部或表面产生气泡和蜂窝, 从而导致所浇注的混凝土强度往往低于设计要求, 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其次模板的尺寸, 标高和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这是保证工程按图施工的先决条件。 还有就是模板的平整度、 拼缝、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模板拼缝不严密, 往往会产生漏浆, 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 模板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 工。

(2)钢筋的规格、品种、直径、根数及绑扎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 收规范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禁工人及料车直接压在钢筋面上, 以免将负弯距钢筋压低, 同时要配备工人随时调整负弯距筋的位置、 及时交将偏位的钢筋纠正。

(3)对混凝土的用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作试验来确定配合比。水泥、水、 碎石、 砂和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情况,特别是水灰比和砂率,拌和混凝土时原材料一定要过磅,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在配合比及水灰比的同时, 还应抽取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做试件,用以评定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

(4)浇注混凝土的机械设备应能满足施工要求。一般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

第 35 页

经过自检, 自检合格才能投入生产。 部分设备还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才能使用,除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外, 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 以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作业。

(5)混凝土施工工艺应符合现场实际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顺序、混 凝土的搅拌时间, 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和养护, 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严防雨天施工混凝土漏振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狗洞。 (6)施工操作人员素质应满足施工要求。要求岗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如 升焊工、 电工等。 主要工作一定要有技术熟练的工人把关, 例如进行混凝土振捣的工人,调整钢筋位置的工人,控制混凝土浇注厚度的工人维护模板的工人等。

2、零星砌筑工程

(1)砖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有质保书,砖必须抽 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砖在砌筑前必须浇水湿润,并在搬运时严禁野蛮搬运。 (3)砌作砂浆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制。

(4)砌筑前应先盘角,盘角时砖不得超过五皮,并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 差要及时纠正。

(5)砌筑时必须皮皮堆线,若工作面较长时,中间应设立支线点,线必须 绑紧。

(6) 砌砖宜用 “三一” 砌砖法 (一铲灰、 一块砖、 一挤揉), 以求砂浆饱满,砌砖时砖要放平,要做到上跟线、下跟棱。 (7)砌体拉结筋的数量、位置必须按施工规范设置 (8)如果下砖不合模时,斜砖应砖角砌筑。

(9)砌筑完成后,必须将墙面打扫干净,并做好落手清。

第 36 页

第五章 苗木及主要材料采购及运输

一、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及管理措施 1、材料质量管理要点:

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严禁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饰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在运输、 储存和施工过程中,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和污染环境。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砂浆、胶粘剂等,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配制。 2、材料的进场及验收计划

(1)主要材料采购及进场计划符合规定。

(2)材料进场的前提条件:所有材料均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和设计师确定的 材料样板进行采购。

(3)材料在进场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达到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和 购销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 要有许可证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编号、 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材料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使用商标和分级分等的材料,应在材料或包装上有商标和分级分等标记。 (4)除明确规定由材料生产厂家负责售后服务的材料外,材料发生质量问题时,由供应单位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赔偿经济损失,如供应单位证明确属生产厂的质量责任,也由供应单位负责向生产厂家索赔。 3、材料的质量保证:

材料和设备的申请、订货、采购、送料等都要以计划为依据, 以保证按质、 按量、 按时间供应所需的材料。 建立建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制度。加强材料和设备的“四验”工作,即: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凡属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运到现场。在验收中,发现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 损坏等情况要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及时处理。 做好现场和仓库的管理工作。 材料和设备的贮存方法正确, 并做到分类分批保管和堆放。 合格证、化验单与材

第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