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交换。

应用数据通过前置机转换,数据转换格式标准另行印发。 省级应急平台应具有以下业务系统数据,并按照要求提供共享。 6.6.1综合业务

应提供事件接/续报信息,必须包括事件名称、事件地点、发生时间、报送单位、报送人姓名、报送方式、事件类型、事件等级、报送时间、事故起因、事件详细内容、前期处置、协调需求、事件状态等。 6.6.2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应提供重大危险源的监测数据以及基本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品类别、所在位置、所属单位、安全责任人、责任人联系电话、影响范围、目前状态、危险源周边信息(救援力量信息,人口、经济等统计信息〉等:还应上报关键基础设施、重点防护目标的监测数据以及基本信息,包括名称:类别、所在位置、所属单位、安全责任人、责任人联系电话、周边信息等。 6.6.3指撵调度

应提供人员、物资、设备、资金等到位情况,方案执行效果和请求支援信息等。 6.6.4应急保障

应提供资源调配方案、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 6.6.5应急评估

省级应急平台应提供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应急技术、突发事件处置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的评估结果。 6.7空间数据库

DLG数据:全省1:25万、1:5万以及1:1万比例尺,省内主要城市和地区

41

1:2000,1:1000或1:500比例尺。

DEM数据:全省1:25万、l :5万,省内主要城市和地区1:1万比例尺。

航空航天影像数据:全省30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省内主要城市和地区可存储更高分辨率(如l0m/2.5m/0.61m等)的航空航天影像。

地名数据库:1:25万、1:5万比例尺。 7部门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部门应急平台应完善本部门的应急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应急平台的作用。部门应急平台主要由应急指挥场所、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综合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构成。 7.1指挥场所

应急指挥场所应满足日常管理和处置两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需要,提供7×24小时值守应急和指挥会商的基本条件。应急指挥场所应包括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安全保障系统等。 7.2通信系统

部门应急平台充分利用本部门的卫星通信资源和数字集群系统,按照要求配置800M数字集群系统手持终端,实现应急平台间的指挥调度:建设有线电话调度系统,可参照国务院应急平台有线电话调度系统要求;

根据需要配置短波设备满足对边远地区和现场范围内的通信需求。 7.3计算机网络系统

有关部门通过内网接入国务院应急平台,接入带宽≥33M;有关部门通过外网接入国务院应急平台,接入带宽≥51M。 7.4视频会议系统

42

具有内网和外网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接入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7.5图像接入系统

通过应急平台内、外网实现图像接入国务院应急平台,图像信号按照统一标准完成数字转换后上传。 7.6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部门应急平台应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器(前置机〉,实现与应急平台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应用数据均通过前置机转换,前置机转换数据格式标准另行印布。

部门应急平台应具有以下业务系统数据,并按照要求提供共享。 7.6.1综合业务系统

提供事件接/续报信息,必须包括事件名称、事件地点、发生时间、报送单位、报送人姓名、报送方式、事件类型、事件等级、报送时间、事故起因、事件详细内容、前期处置、协调需求、事件状态等。 7.6.2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提供本部门风险隐患监测的专业数据,包括收集到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经统计分析汇总后的监测数据。 7.6.3预测预警

提供本部门针对事件的预测预警分析结果等信息。 7.6.4指挥调度

提供本部门专业救援力量到位情况,方案执行效果和请求支援信息等。 7.6.5应急保障

提供本部门所负责的应急资源的分布和应急资源状态等。 7.6.6应急评估

43

7.6.7模拟演练

提供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过程记录、演练评估结果。 8移动应急平台技术要求

移动应急平台满足移动现场音视频采集、现场通信利指挥调度等应急处置需要,包括移动数据库、移动应用软件以及通信设备,能够与相关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移动应急平台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各级应急平台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移动应急平台。大、中型移动应急平台可采用方舱形式,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可采用方箱形式。 8.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大型移动应急平台采用车辆改装或方舱技术实现。 8.1.1功能要求

具备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音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传输功能; 应急平台数据库的快速加载和远程调用功能; 具备GPS定位和地理信息分析功能;

具备信息分析处理功能,并具备趋势分析和预测预警能力;

具有现场信息采集功能的车载升降云台,提供环境和危险源等参数信息的实时传输接口;

能够独立工作并能与应急通信车、电源保障车、集群通信车协同使用; 具有信息加密的能力; 具备视频会议功能。 8.1.2性能要求

具备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地面宽带网等多种通信方式; 在静止、行进中均可进行卫星通信;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