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人教部编版知识点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人教部编版知识点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段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白寿彝《中国通史》

5 / 2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推论: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A、正确 B、错误

史实: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新唐书?选举志》

推论: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 A、正确 B、错误

史实:新纪元以来,中华民国之名,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主权属国民全体,载在临时约法,然而十年之间,有二次之革命,有八十日之帝制,有八日之复辟……

──沈恩孚《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 推论: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稳定了政局。 A、正确 B、错误

史实: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包括: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论: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A、正确 B、错误

史实: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6 / 2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推论: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正确 B、错误

史实: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到1950年,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125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

──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推论: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 A、正确 B、错误

【答案】:无 【解析】:

7 / 2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11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指出: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二: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依次在宣言上签字。中国是第四个签字国,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公认。材料三:2001年,中国成功组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和《领导人宣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材料一一中的“公约”指的是什么?“公约”签订后受益最大的是哪个国家?(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

【答案】:

【解析】:

8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