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发展路径上,依托重点工程,建设覆盖佛山200万家庭的三网融合公共运营平台和服务体系。同时,推动佛山数字家庭试点,发展―三网融‖合服务市场,以市场运营带动产品制造,激发互动服务需求,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以―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为着力点,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吸引和组织国内外相关产业链企业进驻,实现技术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推动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开发。通过―三网融合‖,打造从标准、芯片、软件、终端到系统设备完善的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产业链,将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培育成重要经济增长点。

——云计算产业。以禅城、南海为基地,促进云计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云计算‖新型信息服务,积极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以及基于云计算的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以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为平台,培育发展新型网络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禅城区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和南海区云计算中心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搭建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中心、工业产品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多种服务,建设广东(南海)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富士通在华首个顶级数据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增强数据中心聚集效应,形成规模化的下一代数据中心服务产业板块。

26

——新一代空间信息产业。以珠三角区域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基地(南海)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新一代空间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产业孵化与聚集。大力推进对空间信息起支撑作用的卫星定位导航、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相融合的综合应用及其平台建设。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重大进展,提高―三效‖(效率、效益、效果),增强―三力‖(竞争力、生产力、创造力),促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凸显―三省‖(节省人力、节省物力、节省财力)。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发展。

(1)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以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为重点,推进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电子化。重点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开展试点示范工程。扶持发展信息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品牌和产品,鼓励发展供应链管理、

27

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网络制造与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转型。

——大力促进企业层面的改造提升。

推进信息化与产品研发设计的融合。加速推进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发展各种嵌入式软件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效率。

推进信息化与生产过程控制的融合。重点推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分散控制系统(DCS)等信息技术,促进生产过程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输,完成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控和管理,故障诊断和分析,性能计算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网络化。

推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决策的融合。推广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等应用,构建企业产、供、销协同式信息平台,推动产业链企业间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产业供应链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全面质量管理(TQC)等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应用业务流程重组(BPR)、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DSS)、知识管理(KM)等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科学化决策水平。

28

推进信息化与营销、消费服务的融合。完善电子商务环境,构建信息化商贸模式,打造―智慧商城‖。发展重点行业电子交易中心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健全网上交易市场,建立形成―佛山指数‖的电子商务公共平台,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快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保障网上交易安全。

推进信息化与物流、供应链的融合。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利用我市制造业发达,物流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推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自动识别和跟踪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拓展物联网应用,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化的各个方面。

——积极推进行业层面的改造提升。

传统装备行业。依托重大项目,提高传统机械装备信息化水平,发展信息化装备,为佛山培育先进制造业增强配套能力。重点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传统机械装备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整机集成和关键部件的研发能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概念设计(Alias)、数字样机(DP)、柔性制造系统等技术对传统设备实行改造,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