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大纲整理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数学教育学大纲整理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标:(1)研习课程标准;(2)了解学生;(3)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点;(4)确定目标点的掌握程度;(5)修改.

三、熟练掌握数学新授课的基本结构,能根据中学数学某一内容,写出教学设计方案:新授课的基本结构:复习引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1)重点检查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引入新课打下基础;(2)引入课题,讲清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或者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为学习新知打下心理基础;(3)吸引学生注意力.

2、讲授新课:通常要完成下列教学任务:引入概念,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给出概念的名称、定义与符号;发现公式、法则、性质、定理,并给予推导或证明;解决例题中提出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忆有关的数学知识.

3、巩固练习:通过适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过程.通常要完成下列教学任务:根据定义判断概念;复述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的内容,明确其应用范围;学习和模仿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等.形式主要 有:书面练习、黑板扮演、集体讨论.

4、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更深刻认识.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5、布置作业:包括书面作业、预习性作业、思考题等. 第十章 数学知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了解概念,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的定义、形成和获得,逆命题和偏逆命题: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则反映了事物在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内涵:概念所反应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从质的方面去刻画概念的.外延:凡是适合某概念的对象的全体;是从量的方面刻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形成:就是从大量的实例出发,通过个体的感知、辨别、比较、归类,

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某概念的方式. 概念的获得:指掌握了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也就是说能用不同的符号、词汇表示一类事物.(两种形式: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

具体表现为:能根据概念的内涵判断某对象是否属于外延集合,能够举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能用概括的语言表述概念,能知道与其它概念的关联并能运用. 2、逆命题和偏逆命题:

逆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偏逆命题:在构造逆命题时,只需要将前件与后件中部分命题换位,得到的命题真实性则大大的增加,这样的命题称为偏逆命题. 二、掌握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数学公式的特性,并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说明如何进行概念、公式、定理和问题的教学:1、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下定义的方法:(1)属加种差定义; (2)关系定义;(3)发生定义;(4)外延定义;(5)递归定义;(6)约定式定义;(7)形式定义;(8)公理定义.

注意点: 1)定义必须相称;(2)定义不能循环;(3)定义的方式可以不唯一;(4)对概念的定义只能解释,不能证明. 2、数学公式的特性:

(1)数学公式的网络化;每组公式之间的关系: 派生关系;派生关系的公式之间具有清晰的逻辑网络。

相关并列关系;相关并列关系的公式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例如:幂的三个运算法则。总括关系:若干个公式可以统一为一个公式。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可 以概括为:S=1/2(a+b)h

(2)数学公式的形式化;表现为三个方面:

①公式中的元素符号起着“位置占有者”的作用;②数学公式的正逆向的推演,适用于不同的技能操作;③同一个公式通过恒等变形或变换,可以得到多种表现形式.

3、如何进行概念、公式、定理和问题的教学: (1)概念的教学:

①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列举生活实例,提供现实原型;第二、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第三、运用数学问题引入. ②明确内涵,廓清外延: 第一、给出、剖析概念的定义;第二、运用变式材料;第三、辨析否定例证. ③概念的应用:

(2)公式的教学:①公式的引入;②公式的发现与推导;③公式的掌握.是否掌握公式:

第一,准确理解数学公式的含义;第二,牢固记忆公式;第三,正确灵活运用公式.

如何掌握公式:第一、分析公式的形式结构特征;第二、分析公式所蕴含的数学意义和作用;第三、进行适当的训练.基础题的训练;变式训练;综合训练.

(3)定理的教学:①课题的引入;②定理的证明;第一,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第二,探究定理的证明途径;第三,总结归纳证明规律.③定理的应用;④建立数学定理结构体系.(4)解决问题的教学: ①明确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②数学问题系统的更新;问题的选择和配置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紧扣教学内容,配置具有启迪性的问题;第二、针对学生的情意状态配置具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第三、配置具有应用情境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在理解题意阶段,帮助学生掌握捕捉解题信息的策略;第二、在探求途径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变换问题的策略;第三、在解题的结束阶段,帮助学生养成反思与评价的习惯.

④注意情感因素的作用. 第十一章 备课与说课

一、了解学期备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1、学期备课的内容;2、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二、掌握如何进行单元备课教学内容的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对教材的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的性质与特点,以及每个知识点在该章节中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等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各知识点教学要求.

2、教学内容智力价值分析:在表层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到知识的本质,着重挖掘表层知识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

三、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说明数学课的课题引入有几种方式: 1、复习提问式:通过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2、练习式:安排一组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对习题或解答结果的讨论、引申、推广引入课题. 3、设疑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之百思不得其解后产生迫切了解结果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

4、类比对比式:通过新旧知识的某种相似性或联系引入课题. 5、发现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引入课题. 第十二章 数学教学的语言

一、掌握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特征:

1、符号语言的特征:就其语法内容来说是形式的、抽象的,就其语义内容来说是具体的、丰

富的.这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使得数学符号语言有较强的适用性. 2、图形语言的特征:

(1)图形语言形象、直观,容易形成清晰的视觉表象,可以表达较多的具体思维.(2)图形符号能直观的显示出某一概念或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二、领会数学课堂教学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育性;(2)学科性;(3)科学性;(4)简明性;(5)启发性;(6)可接受性;

三、知道课堂提问有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 1、课堂提问的类型:(1)按照教师的提问意图分为:实问和虚问;(2)按照提问的不同目的分为:检查性提问和启发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