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Yu 语 wen 文 高二上

语文第三册目录(新)

高中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屈 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 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湘夫人??屈 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王 维 登高??杜 甫 *蜀相??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 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 煜 雨霖铃??柳 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鹊桥仙?? 秦 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姜 夔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柳宗元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 李凭箜篌引??李 贺 过华清宫???杜 牧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李 煜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苏幕遮??周邦彦 一剪梅??李清照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10.故都的秋?????????????? 郁达夫 11.*道士塔??????????????? 余秋雨 12.*泪珠与珍珠????????????? 琦 君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 鲁 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 ??雨 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 苏 洵 18.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9.*伶官传序?????????????欧阳修 20.*石钟山记?????????????苏 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 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 张 溥 23.*登泰山记?????????????姚 鼐

24.*病梅馆记?????????????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的鉴赏????????????袁行霈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况?????????? 殷国明

第一单元 《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

单元学习重点

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1.《诗经》三首

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

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学法指导: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

本单元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二、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学习《卫风·氓》

《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人物形象鲜明,学习中要能分析诗中男女主人的形象性格,要能理解中诗中六章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思路结构】

《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板书设计】

思路:“恋爱——婚变——决绝”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问题设计】

1、提问:从文中,我们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板书)勤劳、温柔、坚强。

2、提问: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和做出清醒的决择时,并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明确:直接陈述。

教师补充:也就是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四、学习《秦风·无衣》 【导入】

前面我们连续学习了《诗经》中两首有关爱情婚姻的诗篇,不知是否给大家造成了一种错觉:《诗经》宣扬的都是情爱。那就大错特错。虽然“爱情价更高”,但是大敌入侵,国难当头,情爱又怎能救家人于水火,保自己于平安呢?“若为自由故”,“爱情也可抛”。

人类自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尚武的精神,如果在外敌入侵的生死存亡的关头,没有一大批热血男儿在战鼓咚咚声中齐聚在猎猎的战旗下视死如归,奔赴沙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生存发展。春秋的秦国,由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为横扫天下的秦王朝,恐怕与秦人的尚武精神有关。现在是和平时期,中国和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但恐怕连上帝也无法保证:没有人会把战争之剑悬挂在我们的头上。武备不可松弛,图强以求平安。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大敌当前的秦国人民,是怎样慷慨从军,保家卫国的。

《无衣》是一首反映军旅生涯的爱国诗歌,学习该诗要理解诗中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和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无衣》可理解一首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的出兵动员誓词。全诗三章,采用了增叠复沓的结构形式,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又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