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测量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地球上任一质点在静止状态下都同时受到两个作用力,其一是整个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其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两种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2.假设全球海洋水面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下,将其延伸到大陆下面,构成一个遍及全球的闭合曲面,定义为大地水准面。

3.以地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首子午面和赤道平面作为参考面,用精度和纬度两个坐标值来表示地面点的球面位置,此种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又称地理坐标系。

4.以地球椭球的中心(即地球体的质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线为X轴,在赤道面内通过原点与X轴垂直的为Y轴,地球椭球的旋转轴为Z轴,此种坐标系为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又称地心坐标系。

5.地面上同一点的大地坐标、空间三维直角坐标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之间,均可以根据其数学关系进行坐标换算,称为坐标变换。 6.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水准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建筑工地常以主建筑物地面层的设计地坪为高度的零点,其他部位的高度均相对于地坪而言,称为标高。

7.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等变化,例如山岭、溪谷、平原、河海等,称为地貌;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例如房屋、道路、桥梁、界址等,成为地物;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8.在某个测区的测量中,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的坐标,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经度,称为控制测量;在每个控制点上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或放样需要施工的点位,称为细部测量。 9.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由一系列控制点构成控制网。

10.平面控制网以连续的折线构成多边形格网,称为导线网,其转折点称为导线点,两点间的连线称为导线边,相邻两边见的水平夹角称为导线转折角。

11.平面控制网如以连续的三角形构成,称为三角网或三边网。如果对边、角都进行观测,则称为边角网。 12.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的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细部;在测量的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这是测量工作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 点与点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可以根据其距离、角度和高差来确定,因此,这些量称为基本观测量。 14. 距离分为平距和斜距。

15. 斜距是不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间的距离。

16.平距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平距是斜距的水平投影。 17.角度分为水平角和垂直角。

18.水平角为同一水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交角。

19.垂直角为同一竖直面内的倾斜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交角。

20.高差为两点之间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称为垂距;垂距是斜距的垂直投影。 21. 1hm2=( 15 )mu=( 10000)m2 22. 1Km2=( 100) hm2=( 1500)mu

23. 1圆周=(360)度,1度=(60)分,1分=(60)秒 24. 圆心角的弧度为该角所对弧长与半径之比。 25.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6.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27. 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28.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9. 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30.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31. 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

32. 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33. 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 6°带坐标,带号为 22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34. 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35. 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0527680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 6°带坐标,带号为 20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17°,横坐标的实际值为527680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东。 36.设有500m长、250m宽的矩形场地,其面积有 12.5 公顷,合 187.5 亩。 37.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38.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L=112°47′,它所在的统一6°带的带号为19,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1°;它所在的统一3°的带号为38,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4°。

第2章 水准测量

2-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程测量三种。 1.我国采用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为确定这个基准面,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

2.我国青岛水准远点的高程为72.260m珠穆朗玛峰的高程为8844.43m。

3.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在两地面点的水准尺上分别进行瞄准和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4.如下图,设水准测量是从A点向B点方向进行的,规定: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上读数a为后视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为了避免将两点间高差正负号搞错,规定高差h的写法为:hAB为从A点到B点的高差,hBA为从B点到A点的高差,二者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前进方向水准尺水准尺水平视线(后视)水准仪水平视线(前视)baHiAHBHA大地水准面BhAB

5.水准测量所进行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中间加设若干各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 6.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与其配套的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7.水准尺的材质有木材、铝合金或玻璃钢等。 8.根据其构造,水准尺分为整尺和套尺。

9.根据水准尺刻度方式,其分为单面尺和双面尺。 10.水准仪分为水准气泡式和自动安平式。

11.水准仪按其高程测量精度分为DS05、DS1、DS2,DS3,DS10五种等级。 12.DS2水准仪中“D”和“S”是“大地”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续的数字为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

2

差中误差,单位mm,2代表2mm。

13.水准测量是的读数操作程序为:转动望远镜目镜调焦螺旋,可以使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像清晰;转动望远镜物镜调焦螺旋,可以使目标(水准尺)的像清晰;从水准管气泡观察镜中,可以看出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水平制动螺旋能控制望远镜在水平方向的转动,再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便于精确瞄准目标;望远镜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用于在望远镜外寻找目标。

14.测量仪器上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物镜调焦螺旋、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和目镜调焦螺旋所组成。

15.DS3级水准仪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分划为刻在玻璃板上的三根横丝和一根纵丝,中间的长横丝称为中丝,用于读取水准尺上的分划读数;上、下两根较短的横丝分别称为上视距丝和下视距丝,用以测定水准仪至水准尺的距离。

16.为消除视差,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称为目镜调焦;然后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最清晰,称为物镜调焦,眼睛上下移动,没有发现目标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则视差已消除。

17.水准器分为水准管和圆水准器两种。水准管精度较高,用于精确置平仪器,称为精平;圆水准器用于粗略置平仪器,称为粗平。

18.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

19.水准仪测量中,从水准尺上总是需要读4位数,如下图,水准尺读数为()mm。

181716151413

20.在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21.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三种形式。

22.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得各相邻水准点之间的测段高差的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

23.沿附和水准路线进行的水准测量所测得各相邻水准点间的测段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点的高差。 24.支水准路线因为缺少检核,水准测量需要进行往返观测。 25.在每一个测站的观测中,为了能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 26.在水准观测中,对于立尺点而言,其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对于尺面而言,其观测程序为“黑-黑-红-红”。

27.水准测量中,允许每千米的高差改正值为5mm/km. 28、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管、支架和基座组成。

29、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30、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3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3

3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33、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34、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35、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36、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双面尺的一面为黑色分划,另一面为红色分划,同一把尺的红黑面分划相差一个常数,其中A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687,B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787。

37、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水平。 38、进行水准测量时,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后视水准尺读数a=1124,前视水准尺读数b=1428,则A,B两点的高差hAB= 。设已知A点的高程HA=20.016m,则B点的高程HB= 。 39、下图所示为某一附合水准路线的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BM.4

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已知点的高程、各点间的路线长度及高差观测值注明于图中。试计算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高差闭合差,进行高差改正,最后计算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计算过程中结果保留到毫米位)

BM.A+16.310mm133.3+1BM2+9.871m1.8kmHA= 36.444mBM1km0.21.4kmBM312m1.-3+13.387mBM41.2kmBM.Bkm2.6HB= 85.997m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

点 号 距离 (km) 测段观测高差 (m) 高差改正值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BM.A BM1 1.8 2.0 +16.310 +13.133 +9.871 -3.112 +13.387 -7 -8 -6 -10 -5 +16.303 36.444 52.747 +13.125 65.872 +9.865 75.737 -3.122 72.615 +13.382 85.997 BM2 1.4 BM3 2.6 BM4 1.2 BM.B 40.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41、为了统一全国高程测量和满足地形测图,施工放样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埋设了许多固定的各等级的高程标志点,这些点成为水准点,简记为B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