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考题预测班讲义2012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案例分析考题预测班讲义2012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选址要求: 4 选址要求

4.1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4.2 生活垃圾填埋场厂址不应该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择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介绍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4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轰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4.5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去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国道或省道)、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2.指出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1)选址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2)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

(3)施工及营运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的恶臭物质与焚烧产生的飞灰的影响;

(4)营运期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可能造成的疾病等公共卫生环境影响; (5)填埋场占地及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填埋场及焚烧炉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与论证。

3.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多少。

不应低于40米。当烟囱周围半径200米范围内有建筑物时应高出建筑物3米以上,否则其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按规定的限值50%执行。

《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烟囱技术要求:

处理量 t/d ﹤100 100~300 ﹥300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m 25 40 60 9

4.哪些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不包括焚烧飞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

(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 1.含水率小于30%;2.二噁英含量低于3 ugTEQ/kg; 3.按照HJ/T300制备的渗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

(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

1.按照HJ/T 228-200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2.按照HJ/T 229-200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3.按照HJ/T 276-200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

(3)经处理后,按照HJ/T 300-2006 制备的渗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不允许在垃圾填埋场填埋的:

(1)除符合第6.3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3)未经处理的粪便;

(4)禽畜养殖废物;

(5)电子废物极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6)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那些? 答: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摸理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坏境污染和景观被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10

补充:

1、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要求

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案例4 社会区域——污水处理厂项目

某地拟建一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处理规模为40万吨/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机脱水法,污泥主要送入填埋场填埋处理。设计中采用了化学降磷,所加药剂为FeCI。设计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情况如下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通过一排水口排入A河,A河水体环境功能为IV类,但现状水体水质为V类。

指标 进水水质(mg/L) 出水水质(mg/L) 0 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A河水环境功能是否能达标,使其达标应采取的措施。

(1)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不到IV类水体标准,而且A河现状水质较低,即使二级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排入A河,也不能使其达标。

(2)进一步削减入河污水排放量,污水不再排入A河而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现状A河水体功能较低,不是饮用水源地,其水质控制应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为控制目标;引入其他河流清洁水体;科学管理与控制。

00 6COD 40 20 D5 2050 20 BOS 2S-N 25 15 NH3P 8 1.0 T 11

2.污泥处理的优化措施。

本案例对污泥采取填埋方式,并且剩余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机脱水法,该种脱水方法很难满足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关于污泥含水率的要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予以妥善处理。其出路主要有四种方式:土地施用、陆地填埋、焚烧或海洋处置。至于采取那种方法为宜,应在对污泥充分鉴定的基础上,在保证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充分设计合理利用方式的条件下,优先用于土地施用。

3.BOD5 的去除率是百分之几?

BOD5的去除率=[(进水BOD5浓度-出水BOD5浓度)/进水浓度]×100%=[(200-20)/200]×100%=90%

4.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BOD 浓度所需要的参数。(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 利用一维水质模型,所需要的参数主要是河流起始断面的水质浓度C0,水质综合衰减系数K,断面间河段长度x(20km),河段平均流速u,污水水量,污水水质浓度。

5.公众参与时,应公开的环境影响信息是什么?

按照“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项目公众参与应公开以下环境信息:

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位置、处理规模、工程组成、占地面积及类型、产生及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数量等;建设项目占地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现状及特征;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等。

(尽管按照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应进行两次信息公开,每次公开的信息较多,且各有侧重,但本题问的是“应公开的环境信息”。答题的要点在环境信息方面。)

补充:

1.污水处理厂建设应重点考虑与哪些规划的符合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