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信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讨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我国农信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讨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了银行业务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农信社中,中间业务创新力度还不强,没有开展衍生产品业务和商业票据业务,“表外化”品种的贷款业务也没有得到推广。比如贷款证券化、回购协议等。 3.品牌收益少,低附加值产品多

目前在市场上主要的创新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缺少在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含量高的创新产品方面的研究。这种做法增加了产品创新的成本,减少了收益。

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省联社模式的改革

省联社模式,是指将县联社和信用社原来的两级法人合并为一级法人,在县联社的基础上,出资建立省级联社。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看,一般是谁出资谁受益,进而承担相应的负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决定了农信社不适合这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信用社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商业性,说其具有政策性是指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以农业为主要市场定位,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的。说其具有商业性,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也是一个盈利性机构,是要自负盈亏的。我觉得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省控股的方式,就是说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集中到省一级,下面的市级县级通过参股建立市级县级分社,但省级的具有绝对控股权。同时对参股人员和参股比例进行一些设置。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偏离其建立宗旨。 (二)继续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支持

农村信用社虽然没有国家投入,但多年来一直承担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为“三农”经济的发展、农村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城市信用社改制中接收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素质低下人员,为国家分忧解难。农村信用社存款第四、贷款第二、存贷比例最高的现实,说明在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对社会贡献率最大,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政策扶持。建议对农村信用社现存的损失类贷款和历年亏损挂账进行二次剥离、一次性予以核销,使农村信用社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8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信用社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力量之源,是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农村信用社要想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人群众,进行调查,察看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察看农业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2.实现贷款抵押品多元化,鼓励农民生产,让农民有款可贷。

3.增加贷款业务品种,贷款种类呈现多样性,使得不同的贷款适合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小额贷款业务,因为许多农业经营生产具有规模小的特点,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所以开发小额贷款是适合农村小规模的生产的。还可以推出助学贷款业务,帮助农村的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还可推出金融租赁业务,帮助农民买一些生产性农具。 4.开发理财产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人,向农民宣传金融方面的知识,鼓励投资。 (四)提高员工素质,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下、各类专业人才匾乏,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人才强社”战略是农村信用社一贯的主张,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银行竞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大筹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招聘员工时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应当任人唯贤,不可任人唯亲。 2.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广揽四方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从社会和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计算机、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3.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用待遇、事业、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各类人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

六、农村信用社前景分析

(一)拓宽增收渠道,优化收入结构

1.拓宽中间业务领域。一方面要加强与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合作,发展农村保险代

9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理业务,不断规范和推广代理各类农村财险、寿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农、林、水、电等部门的合作,开展代收代付业务,代办企业和个人客户理财业务,创造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咨询、农村投资顾问、资产评估和企业信用等级评估。 2.尽早填补电子银行空白。全力推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完善业务全国通存通兑、超级网银系统(实现24小时服务,跨行业务及时到账)、金信卡发行、ATM自助银行、转账电话、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使支付结算手段多元化。

3.增加贷款品种。探索有关政策支持,开办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商用房贷款业务、开发企业联保贷款、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品种。

4.开展票据贴现业务。建议有条件的地县级联社成立票据业务中心。配备精干力量,选取营销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综合素质高的员工充实到票据业务管理岗位,进一步丰富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产品。 (二)大力组织资金,优化负债结构

存款是立社之本,经营之基,效益之源。实践证明,存款规模做大了,才能带动经营规模的增长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为此,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提升对存款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是纠正“时点考核”的旧方法,实行按日均余额考核,防止搞突击增加存款,保持存款余额的稳步增长。二是完善存贷联动机制,科学设定存贷款比例、资金归行率等指标,并作为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高低的参考条件,培养客户“平时多存款才能在急需时得到贷款支持”的观念。三是围绕“财政性资金、项目性资金、派生性资金”三大储源,加大协调攻关力度,实行综合营销和差别化服务,促进对公存款稳定增长。

(三)实行扁平化管理,优化业务经营机构

1.完善县联社直属经营平台。县级联社组建三大经营平台:以公司业务部(个贷业务部)为信贷营销平台,以风险资产经营管理部为清收盘活平台,组建经营型负债业务部作为资金组织平台。对 其下达业务指标,核定人员和费用,实行单独考核。 2.依据现实,实行差别化管理策略,宜存则存,宜贷则贷、宜管则管。即:哪个信

10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用社具有存款优势,就以存款为最高追求目标;哪个信用社具有贷款优势,即使存款资源不强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贷款营销;哪个信用社管理混乱,高管素质不高,就要首先整顿,实行责任追究。采取刚性措施整治,包括开拓市场优选客户,增加收入维护员工利益;替身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表内、外利息管理。

3.加快精品网点建设。要多所有营业网点分类排队,测算产能和笑意盈亏平衡点,积极争取监管部门支持,逐步淘汰功能不全、提升竞争形象。产能不达标、综合核算为亏损的网点。优选布局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精品网点,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竞争形象。 (四)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

农村信用社要适应经营转型和业务竞争需要,有效调整人员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干部结构。完善干部精品选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充实营销队伍。压缩机关人员,推行竞岗和末位淘汰,鼓励优秀员工通过竞聘充实到营销岗位,增强一线营销能力,建立营销队伍向高层次管理岗位过度的制度,通过提高营销人员身份地位和工作待遇,使营销岗位成为人们羡慕和向往的头把交椅。 3.优化员工结构。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增加高素质人才占比。畅通员工退出渠道,鼓励内部退养,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借助重点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力量,做好员工教育培训。

七、小结

本文着重从总体的角度和不同机制角度对中国农信社改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改革创新,主要的改进综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将合作金融、商业金融结合在一起,发挥自身的优势对自身功能做好定位,即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明确自身的界限,做好自身所负责的业务,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11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二,要保护合作金融的发展,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利补充,政府不是合作金融的唯一供给者,正规金融无法覆盖如此众多的农户,合作金融与农民联系密切,切在信息搜集和收回贷款方式上具有正规金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三,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良好的金融体系必然要有健全的法律作为基础,政府应尽快出台各项农村金融法规。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从而使得金融风险能够得到化解和防患。

【参考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陈福成,尹程.农信社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金融研究,2009.01 ??? 张雪春.政府定位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研究[J].2010.06

[3]赵丙奇.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12.05 ???庄岁林,谢琼,王雅鹏.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比较研究叶金融与保险[J].2007 ???张宁.我国农信社法律规制研究[J].C.西北大学,2013

???张爱喜.新中国6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f11.财经论丛,2009,(06):22-25 ???冯灵芝.农村金融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2012

?8?张军.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的转制研究——绩效、原因、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2009,(03):82-86

?9?何毅.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伍娟.论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和发展[J].西南财经大学,2010.

?11?齐秀娟.浅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9期 ?12?闫冬梅.农村信用社的特征及内生风险的解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9期 ?13?闫啸岳.外部金融冲击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9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