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_虾综合种养养殖技术规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稻_虾综合种养养殖技术规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塘原水量的1/5~1/8左右;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水面用量3千克~5千克;每半月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一次,调节池中的氨氮含量。水位不可太深,通常保持1.2米左右,高温季节和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保持池水水位稳定,不可忽高忽低,每天早晚巡塘一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加强脱壳虾管理:通过投饲、换水等措施,促进小龙虾群体集中脱壳。脱壳后及时添加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有机小龙虾之间的相互残杀。

(4)补施追肥:饲养期间,要视池水透明度适时补施追肥,一般每半月补施一次追肥,追肥以发酵过的有机粪肥为主,施肥量为每亩15千克~20千克。

(5)防病防逃:在放苗前,池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放养虾种时用3%~4%食盐水浴洗10分钟,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和光合细菌,养殖后期施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投喂的饵料要新鲜,池中发现有害生物时,要及时清除。

(9)合理捕捞

7~8月份,先用地笼将商品虾起捕,再干沟捕捞,获得第一季商品虾。4~5月份,先用地笼将商品虾起捕,再干沟捕捞,获得第二季商品虾。

(10)稻田田间管理

稻田田间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施药、施肥和防敌害等,保证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养殖的成功、健康和安全。

..下载可编辑..

..

1)水稻施药。试验证明,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对多种农药非常敏感,施药时要尽可能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最好选择生物农药制剂。施药时严格遵守安全使用浓度,确保克氏原螯虾的安全。能喷药于水稻叶面的要尽量喷于叶面,不喷或少喷于入水中。水剂喷雾宜选择在下午进行,下午稻叶干燥程度大,大部分药液能较好吸附其上。施药后稻田中的水最好不要流入沟中。

2)水稻施肥。稻田施肥尽可能施用生物肥和腐熟的有机肥。稻田基肥一定要施足,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迫肥要少施。禁止使用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阶段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3)防敌害。养殖克氏原螯虾商品虾,一年四季都要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如蛙类、鼠类等。

2小龙虾繁育技术 2.1 雌雄鉴别

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区别。其鉴别方法如下:

(1)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

(2)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

(3)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螫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整足相对较小。

..下载可编辑..

..

2.2亲虾选择

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7—8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洞庭湖、鄱阳湖等水域),亲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全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2:l为好;半人工繁殖模式的以5:2或3:l为好;人工增殖模式的雌雄比例通常为3:1。选择小龙虾亲虾的标准如下:

(I)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2)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35克以上,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

(3)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无病害、活动能力强。

如果从市场挑选亲虾,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详细询问小龙虾的来源、离开水体的时间、运输方式等等。那些离水时间过长(高温季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4小时,严格要求离水时间尽可能短),运输方式粗糙(过分挤压、风吹)的市场虾不能作为亲虾。因为市场上这样的淡水小龙虾经虾贩的泼水处理,外观见是活的,但大多部损伤较严重,下水后极易死亡。

3 繁殖技术

..下载可编辑..

..

每年的7-9月份在改造后的稻田,每亩投放经挑选的小龙虾亲虾18~20千克,雌雄比例3:1。在投放亲虾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除野、消毒、施肥、种植水生植物,水深保持1米以上。投放亲虾后,可缓慢排水,使水深保持在0.4~0.6米,让小龙虾的亲虾掘穴,进入地下繁殖。10月底后可视亲虾的情况。缓慢向稻田加水,让水位刚好淹没淡水小龙虾的洞穴。整个秋冬季均可不投喂,但要投放水草,并适度施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保证亲虾和孵化出的幼虾有足够的食物。当见有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可用地笼捉走已繁殖过的大虾。整个冬季保持水深0.6米以上,如气温低于4℃以下,最好水深在1米以上。到第二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就会有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应加强管理,晒水以提高水温.并开始投喂、捕捞大虾。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则应加强投喂。

4病害防治

小龙虾的疾病主要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水体的PH过高或过低、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引起的疾病。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有害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及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不足而引进的营养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应激性反应等疾病。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很多疾病都是上述两类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

..下载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