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更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富顺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更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谢廷芝熊 过徐 谦唐 曜王宗尧甘 茹黄 墱熊 迥范以作吴于诗李长春熊敦朴王 湘郭衢阶黄师文陈遴玮宋 棠朱 昌朱 芹钱梦皋张联奎唐 禧刘承何士林韦 蕃聂绍昌范 鉁杜遴奇熊师旦范 

1526年嘉靖5/2/47(《碑》647《索》111 ) 熊 1529年嘉靖8/2/48(《碑》663《索》699 )

迟1526年嘉靖5/3/161(《碑》658《索》699 )

李 凤1529年嘉靖8/3/86(《碑》670《索》1317) 1529年嘉靖8/3/207(《碑》676《索》949) 谢应茞1532年嘉靖11/3/45(《碑》685《索》111 ) 1532年嘉靖11/3/63(《碑》686《索》70) 赵 珆1541年嘉靖20/3/199(《碑》747《索》1766) 1544年嘉靖23/2/28(《碑》750《索》253) 周 键1544年嘉靖23/2/69(《碑》752《索》2233 )

1547年嘉靖26/3/28(《碑》773《索》1524) 金

勿1547年嘉靖26/3/86(《碑》776《索》2281) 1547年嘉靖26/3/112(《碑》777《索》1555) 李方至1550年嘉靖29年/3/16(《碑》789《索1201)

1553年嘉靖32/3/221(《碑》817《索》699) 谢朝锡1553年嘉靖32/3/264(《碑》820《索》124) 1556年嘉靖35/3/104(《碑》833《索》1421) 宋豫卿1559年嘉靖38/2/78(《碑》843《索》1013) 1559年嘉靖38/3/176(《碑》853《索》824) 1568年隆庆2/2/1 (《碑》893《索》1315) 1571年隆庆5/2/64 (《碑》918《索》695)

杨维乔1565年嘉靖44/2/54(《碑》874《索》1711) 唐可封1568年隆庆2/2/50 (《碑》895《索》62)

钱节用1571年隆庆5/3/78 (《碑》923《索》2356)

1571年隆庆5/3/233 (《碑》931《索》261 )

郭如喧1571年隆庆5/3/282(《碑》933《索》148) 1574年万历2/3/51 (《碑》943《索》138 ) 刘之龙1580年万历8/3/89(《碑》976《索》1994 )

1580年万历8/3/162(《碑》980《索》1537)

郭如川1583年万历11/3/239(《碑》1000《索》148 ) 1586年万历14/3/35(《碑》1008《索》2132) 赵钟岷1586年万历14/3/38(《碑》1008《索》1795 )

1586年万历14/3/148(《碑》1014《索》1026)

景 章1586年万历14/3/83(《碑》1016《索》1893 ) 1586年万历14/3/188(《碑》1016《索》790) 杨述中1589年万历17/3/47(《碑》1029《索》1681) 1589年万历17/3/56(《碑》1033《索》784 ) 张似良1589年万历17/3/121(《碑》1033《索》452)

1589年万历17/3/170(《碑》1035《索》2352) 何起升1592年万历20/3/130(《碑》1050《索》682 ) 1592年万历20/3/194(《碑》1054《索》420)

王纳言1595年万历23/3/14(《碑》1061《索》233 )

程嘉宾1598年万历26/3/73(《碑》1080《索》885 ) 1598年万历26/3/227(《碑》1087《索》1976) 杨述程1601年万历29/2/26 (《碑》1090《索》1681) 1601年万历29/2/28 (《碑》1090《索》678) 陈翔龙1601年万历29/3/140 (《碑》1099《索》2174) 1604年万历32/3/41 (《碑》1110《索》1338) 李胤祥1607年万历35/3/27 (《碑》1125《索》1234 )

1595年万历23/3/149(《碑》1067《索》66) 1607年万历35/3/139 (《碑》1131《索》339) 范

钫1613年万历41/3/229(《碑》1168《索》1428) 刘之柱

1616年万历44/3/258(《碑》1187《索》606) 熊

1613年万历41/2/51(《碑》1156《索》1427) 1616年万历44/2/37(《碑》173《索》1994 )

1616年万历44/3/84(《碑》1179《索》1609) 唐登俊1616年万历44/3/152(《碑》1182《索》62 )

江1619年万历47/3/34(《碑》1194《索》698)1619年万历47/3/138(《碑》1199《索》1427) 熊胤震1622年天启2/3/191(《碑》1221《索》696)

陈 盟1622年天启2/3/233(《碑》1223《索》2161) 刘 鼎1631年崇祯4/3/226(《碑》1280《索》1982 ) 有人说富顺明朝进士“居全省之冠,仅万历15年间全县共考中进士50名”,这种说法也不确切。从《明朝四川各州县进士名额分布表》可见,内江在明朝有进士107人,比富顺多7人,怎么就富顺成了“居全省之冠”了呢?从本文《富顺明朝文科进士名录》可见,在万历15年间,富顺进士只有33人,也决不是50人。《宋志》记载明万历有50名进士是有误的。如知道有误还硬要说有50人,就难免有“吹牛”之嫌,或胡编乱造蒙人了。

坊间说“富顺才子内江官”,看来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依据的。在科举时代,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即“指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在科举时代,是指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卓异,才能求得一官半职。”(见《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学子考上进士,可说是学而优了。在明清时代,只要是举人就可当知县(县长)了,如两任富顺知县的段玉裁,是江南大儒,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在中国文字学史上享有盛名,还主编了很有影响力的《富顺县志》(史称《段志》),而其本人就是 江苏金坛举人;又如康熙6年(1667年)任富顺知县的金肖孙是顺治3年(1646年)的举

Zcx第5页

人,等等。是进士,就更能做官了,这样,内江在明朝有107个进士,比富顺多7个,以进士做官的就比富顺的多;富顺虽然进士比内江少7个,但有“景泰十才子”的晏铎和“嘉靖八才子”的熊过,而内江无“才子”称号的进士,故而才有“富顺才子内江官”的说法,想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不会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吧。

还有“有范氏一门七进士,熊氏一门五进士,李氏一门四进士”的说法,都是错的!从《富顺明朝文科进士名录》看,姓范的进士有范珠、范以作、范、范钫、范鉁五个,且从《碑》和《索》中知范钫、范鉁是富顺籍湖广麻城人,由于有“一笔难写两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他们就算是一门吧,也只有五进士,并非“七进士”;而熊姓一门确有六进士:熊迟、熊过、熊迥、熊师旦、熊江、熊胤震,并非“五进士”;李氏一门也非“四进士”,而是五进士:李本、李凤、李方至、李长春、李胤祥,据《宋志》,李凤是李本的孙子,李方至是李凤的儿子,李长春是李方至的儿子,李胤祥是李长春的儿子,这才是亲的一门六代五进士。

如有感兴趣的人不信,请自己找有关资料进行查证,然后再进行指教。 在明一朝共进行过89次文科考试,产生了89个第一名(状元)、89个第二名(榜眼)、 89个第三名(探花)、89个第四名(即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四川省在明朝只出了一个状元,在只有10名进士的新都县,即正德六年的杨慎;出了三个榜眼,有2个在只有6名进士的长宁县,即正统10年的周洪谟和天顺4年的李永通,另一个是在有91名进士的巴县,即成化23年的刘春;还出了2个探花,一个在有27名进士的遂宁,是嘉靖8年的杨名,另一个在只有2名进士的罗江县,是嘉靖11年的高节;另外还出了3个传胪,一个在有25名进士的眉州,即正统13年的万安,一个在只有7个进士的剑州,即万历38年的朱綵,还有一个在有100名进士的富顺县,即隆庆2年的李长春。此外,还有3个二甲第二名,即富顺天顺8年的刘恒、有35名进士的合州成化23年的王玺、有107名进士的内江嘉靖14年的赵贞吉。

二、富顺清朝文科进士总数说

富顺县在清朝有多少个文科进士?《宋志》、《富顺文庙》都说有30个,而《富顺清代进士考证》(2007年4月挂在网上,不知作者姓名)却说只有20个。说法不一,那到底是多少呢?笔者查阅了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简称《题》)和由朱保炯及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简称《索》),将全川在清朝的文科进士进行了摘录,并分别将各州县的进士进行了统计,结果得出全川在清朝的文科进士只有748名,富顺县在清朝的文科进士只有19名。(详见《富顺清朝文科进士名录》) 富顺清朝文科进士名录 万世纬1670年康熙9/3/111 (《题》171《索》1482 ) 张翔凤1691年康熙30/3/236(《题》171《索》532) 郭于蕃晏 玿王廷弼张 震萧世本刘光第宋育仁王公辅刘光

1697年康熙36/3/55 (《题》250《索》135 ) 陈暻文1715年康熙54/3/45 (《题》322《索》2160) 1748年乾隆13/2/72 (《题》486《索》1877) 李

芝1748年乾隆13/3/12 (《题》487《索》1824)

1795年乾隆60/3/50 (《题》666《索》207) 李复元1721年乾隆60/3/56 (《题》666《索》1248) 1809年嘉庆14/3/28 (《题》744《索》414) 朱斗南1814年嘉庆19/3/96 (《题》773《索》778) 1863年同治2/3/26 (《题》1045《索》1447) 王开甲1876年光绪2/2/94 (《题》1121《索》319) 1883年光绪93/2/88 (《题》1176《索》2050) 聂兴圻1883年光绪9/3/112 (《题》1181《索》340) 1886年光绪12/3/46 (《题》1194《索》1010) 陈钟信1889年光绪15/2/19 (《题》1204《索》2171) 1890年光绪16/2/52 (《题》1225《索》325) 罗 1904年光绪30/3/85 (《题》1336《索》2050)

琛1898年光绪24/2/57 (《题》1296《索》1897)

上面“// ”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题》、

《索》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题》、《索》中的页码数。

Zcx第6页

《宋志》、《富顺文庙》(按《宋志》转录)记的富顺清文科进士30名中,有9名是外地进士,在《题》、《索》中都说得很清楚,《宋志》记录有误。 朱 偓1790年乾隆55/2/18 《索》773页、《题》653页:四川叙州府兴文县人。 朱 坚1829年道光9/3/94 《索》792页、《题》861页:四川叙州府兴文县人。 萧濬藩1862年同治1/3/62 《索》1444页、《题》1036页:四川叙州府珙县人。 杨 钧1871年同治10/3/169《索》1709页、《题》1090页:四川泸州直隶州人。 萧 镛1874年同治13/3/55 《索》1449页、《题》1103页:四川叙州府雷波厅人。 陈 南1876年光绪2/3/151 《索》2137页、《题》1129页:四川叙永直隶州人。 廖正华1877年光绪3/3/40 《索》 7页、 《题》1142页:四川泸州江安县人。 王荫槐1886年光绪12/2/14 《索》284页、《题》1188页:四川嘉定府威远县人。 曾广运1890年光绪16/3/151《索》2312页、《题》1233页:四川叙州府隆昌县人。

清朝四川各州县文科进士分布表

州 县 人数 名次 涪 州 32 1 华阳县 30 2 宜宾县 25 3 成都县 23 4 巴 县 21 5 阆中县 21 5 营山县 富顺县 长寿县 泸 州 江津县 中江县 遂宁县 安岳县 垫江县 南充县 广安州 内江县 达 州 忠 州 渠 县 铜梁县 邻水县 温江县 万 县 汉 州 永川县 合 州 叙永县 犍为县

21 19 17 17 15 13 13 12 12 11 10 10 10 10 10 10 9 9 8 8 8 8 8 8

5 6 7 7 8 9 9 10 10 11 12 12 12 12 12 12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州 县 人数 名次 綦江县 8 14 大竹县 7 15 仁寿县 7 15 奉节县 7 15 新都县 7 15 剑 州 7 15 璧山县 邛 州 西充县 江安县 乐山县 秀山县 洪雅县 梁山县 绵 州 隆昌县 开 县 井研县 丰都县 巴 州 夹江县 庆符县 金堂县 荣 县 南部县 南溪县 眉 州 崇宁县 射洪县 新津县

7 6 6 6 6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5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州 县 人数 名次 新繁县 5 17 蓬溪县 5 17 遵义县 5 17 灌 县 5 17 三台县 4 18 云阳县 4 18 丹棱县 酉阳县 荣昌县 威远县 郫 县 崇庆州 什邡县 双流县 石柱县 仪陇县 兴文县 纳溪县 南川县 南江县 剑 州 峨眉县 资 州 资阳县 通江县 珙 县 绵竹县 彭水县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8 18 18 18 18 18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州 县 人数 名次 大足县 2 20 长宁县 2 20 乐至县 2 20 安 县 2 20 江北厅 2 20 西昌县 2 20 罗江县 岳池县 荣经县 彭山县 雅安县 彰明县 大邑县 江油县 安居县 合江县 会理县 巫山县 苍溪县 定远县 青神县 和 州 保 县 屏山县 清溪乡 浦江县 雷破厅 德阳县 合 计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 20 20 20 20 20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748

17 彭 县 17 嘉定州 Zcx第7页

《富顺清代进士考证》说20个比笔者摘录多一个,多在曾广运。《题》和《索》都说曾广运是隆昌人,是《富顺清代进士考证》有误。除此以外,笔者摘录的与《富顺清代进士考证》的一样,完全吻合。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有清进士共26749名,四川有进士748名占全国1/35.8, 富顺有进士19名占全省1/39.4。

另外,在《富顺清代进士考证》说无考的两人:卢文钜、孙荣。在《宋志》第十卷89—90页有这样的记载:“附丁未科举贡会考,科举停后暂设此制,疏通旧学。从此科始, 考试高等以部属用,次知县,又次佐杂,无翰林,故附进士后。卢文钜,由一等分礼部主 事。孙荣,由二等分直隶即用知县。”这里的“丁未科”指1907年,已在废除科举的1905 年之后,已不存在科举了,也就说不上有进士了,所以,再把卢文钜、孙荣作所谓进士就不对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实际上《宋志》并没有错,它是“附进士后”,并没有放在进士行列中,也就是说《宋志》并没有将卢文钜和孙荣当做进士,而是读《宋志》的人没有把《宋志》读懂、读通,也未真正理解什么是进士,从而想当然的就把卢文钜和孙荣当成了进士,进而写进了《富顺文庙》的“富顺历代进士名单”中,真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宋志》在“进士”栏的记载中确有不详和错误的地方。如《宋志》第10卷第64页有“李复元:癸丑科,潘世恩榜。”就有错和不详!癸丑科,即乾隆58年(1703年),文科状元确实是潘世恩,但李复元会试后未参加当年(科)殿试。在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第661页“未经殿试姓名祥载”中有29名,其第23名就是李复元,并注明是“四川叙府富顺县人”;在乾隆60年(1705年)乙卯科“补殿试”成为三甲第56名。所以,李复元成为进士应是“乙卯科,王以銜榜”才对。且应把“未殿试”和“补殿试”交代明白才清楚。 同样,在《宋志》第10卷第89页有“罗琛:乙未科,骆成骧榜。戊戌由夏同和榜选庶吉士。”也说的不够清楚。实际是:“乙未科骆成骧榜”,即光绪21年(1895年),罗琛会试后未殿试;而在光绪24年戊戌科(1898年)“补殿试”成为“夏同和榜”的二甲第57名。《宋志》也只写了“未殿试”而未写“补殿试”。一是由于写志者对“进士”概念不清,认为只要参加会试并中式,不经殿试也算进士,所以,可以不写出“补殿试”;二是写志者一时疏忽,忘了补出。笔者但愿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再说一下,在《宋志》第10卷第25页有“何钟:庚辰科,会元张治榜,未廷试。通志作正德16年辛巳科杨惟聪榜。”也说得不清楚!明正德15年(1620年)庚辰科会试后(会元是张治),因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殿试未及时举行,次年武宗殁,至世宗朱厚熜接位后方举行殿试,即正德16年(1521年)辛巳科杨维聪榜,何钟补殿试后成为第三甲第142名,会元张治成为第二甲第60名。因此正德16年辛巳科,也称正德15年庚辰科。《宋志》也只写了“未廷试”而未写出“补廷试”,不完整,不准确。

在清一朝共考了112次(科),应有112个状元、榜眼、探花和传胪,可四川,只出有一个状元——光绪二年(1876年)资州(资中县)的骆成骧,一个榜眼——顺治18年(1661年)遂宁的李仙根,一个探花——道光18(1838年)年大竹县的江国霖,一个传胪——光绪24年(1898年)秀山县的李稷云(《题名》作李稷勋)。

总之,不光富顺县,整个四川省在清一朝的文科考试都不理想。 (由于要查找整个四川省在明清两朝的文科进士总数,笔者从《国朝历科题名碑录·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清朝进士题名录》、《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摘录了四川省各州县明清两朝的文科进士名单,如有兴趣想要者,可与笔者联系。)

去伪存真2013年1月8日

Zcx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