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竣工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钻孔竣工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然伽玛曲线、视电阻率曲线为辅。

本区煤层呈低密度、低伽玛、高电阻率异常反映。如果在长、短源距伽玛伽玛曲线,自然伽玛曲线中均有明显的异常反映,而视电阻率曲线也有程度不同的异常反映,则定为煤层。在煤层中如果长、短源距伽玛伽玛曲线幅值下降大于全幅值的三分之一,其它曲线有相应反映解释为夹石;如果幅值下降不大于正常幅值三分之一时则定为炭页或者煤质有变化;如若视电阻率曲线反映呈低阻值并且接近于零线,自然伽玛曲线呈低伽玛定为天然焦。本区视电阻率曲线对大部分煤层反映不好,而对天然焦呈低阻值,反映十分明显,所以对天然焦定性解释以视电阻率曲线为主。详见煤层定性解释图(比列尺1:200)(图8-2)和天然焦解释图(比列尺1:200)(图8-3)。

煤层定性解释图(比列尺1:200) (图8-2)

天然焦解释图(比列尺1:200) (图8-3)

B、煤层的定厚

不同的测井曲线对于岩层界面有各自的反映规律,因此,各种曲线的定厚原则也不尽相同。从地球物理特征出发,任何一种参数,只要有具备符合要求的异常都可用来确定煤层的顶、底板深度。一般情况下,使用三种方法,选其两种参数算出平均值定厚、定深,就能满足规范要求。常用的三种方法有伽玛伽玛测井曲线、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及视电阻率曲线(选用反映较好的两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a、伽玛伽玛测井曲线

对于煤层厚度大于源距的厚层,可取2/5-1/3幅度点分层,围岩为炭质页岩时取1/2幅度点,围岩为砂岩时取2/5幅度点,围岩为石灰岩时取1/3幅度点;而对于煤层厚度小于源距的薄层,分层点应向峰值方向移动,通常可取3/5-4/5幅度点来分层。

b、自然伽玛测井曲线

当煤层厚度大于三倍井径时,可视为厚层,在不考虑煤层与围岩的密度差时,可用半幅度点来确定界面的位置,实际上煤层与围岩有较大的密度差,导致对伽玛射线的不同吸收程度,如果引进密度校正,则界面位置应大于半幅度点;当煤层厚度小于三倍井径时,通常用4/5幅度点来分层。

c、视电阻率曲线

视电阻率曲线以异常值根部作分层解释点。 d、声速测井曲线

声速测井曲线以异常幅度的半幅点确定煤层界面。

在一个地区利用测井曲线划分煤层、确定其厚度时,必须综合对比各种测井曲线,从中选取两种物性反映好、分层点清楚的曲线来做为定厚曲线,此定厚曲线最好也就是定性解释时的主要曲线。在曲线异常较好,界面清楚时,取自然伽玛异常与伽玛伽玛异常解释深度的算术平均值做煤层的确定深度;当曲线有异常,但界面不清,特别是顶、底板为高阻层时,视电阻率曲线就没有明显的界面,遇有这种情况需要加参数(如声速测井曲线);而界面不清时,可以对参数曲线进行微分处理,得出两个方向相反的尖峰,靠近目的层的尖峰为解释点。详见煤层定厚解释图(比列尺1:50)(图8-4)。

煤层定厚解释图(比列尺1:50) (图8-4)

(注:解释方法1:长源距伽玛伽玛 解释方法2:自然伽玛 解释方法3:单收时差)

C、煤层夹矸

长、短源距伽玛伽玛曲线:当夹矸小于0.25时,用相对幅值的根部解释;夹矸在0.25~0.40m时,用相对幅值的1/3解释;夹矸大于0.35m时,以煤层定厚中的解释原则解释。

8.2.4.4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及利用 A、划分地层

本区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下统东山组(k1dn),白垩系下统穆棱组(K1m)南岭砾岩段、二龙山砂岩段和城子河组(K1ch)地层。这些地层在岩性、物性特征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详见(表8-8)。

B、划分岩层

本区主要以自然伽玛曲线为主,由于粒度不同,放射性物质含量也不同,粒度粗则含量少,粒度细则含量多,结合视电阻率曲线,集块岩、砾岩呈高阻异常,凝灰岩、天然焦呈低阻异常,作为划分岩性的依据。

C、进行煤层对比及确定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