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增大; 10; (4)①5.5V; ③U额?

; 偏小。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0.我国从今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李强购置了一辆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其整车质量为50kg,最高速度为25km/h。g取10N/kg。试问:

(1)对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能;行驶时,电动机提供动力,其工作原理是_____。 (2)当蓄电池的电全部耗完后,若充电功率为100W,充满电需要5h,不计能量损失,则充满电后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多少?

(3)蓄电池充满电后,其储存电能的75%用于车克服阻力做功,当质量为70kg的李强在水平路面上骑着

车,以最高速度匀速电动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的小行车危险。

,则车最多能行驶多少小时?

(4)新国标对电动车的整车质量、最高速度都进行了限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车的_____较大,以减

【分析】(1)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根据W=Pt求出充满电后蓄电池储存的电能;

(3)根据W=ηW电求出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G总=(m车+m人)g求出人和车的总重力,由题意可知电动车在水平路面行驶受的阻力,

根据W=fs求出电动车行驶的路程,最后利用v=求出电动车最多能行驶的时间; (4)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1)对电池充电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化学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充满电需要的时间t=5h=1.8×104s, 充满电后蓄电池储存的电能: W电=Pt=100W×1.8×104s=1.8×106J。 (3)由题意知,克服阻力做的功: W=ηW电=75%×1.8×106J=1.35×106J。 人和车的总重力:

G总=(m车+m人)g=(50kg+70kg)×10N/kg=1200N, 电动车在水平路面行驶受的阻力:由W=fs得,电动车行驶的路程:

由v=得,电动车最多能行驶的时间:

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车的动能较大,以减小行车危险。 故答案为:(1)化学;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充满电后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1.8×106J; (3)车最多能行驶1.8小时; (4)动能。

(4)由于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因此,新国标对电动车的整车质量、最高速度进行限

21.(2019.河南中考)某款水位自动测控仪的测量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恒为15V,定值电阻R0=10Ω,R1为一竖直固定光滑金属棒,总长40cm,阻值为20Ω,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棒长成正比。弹簧上端固定,滑片P固定在弹簧下端且与R1接触良好,滑片及弹簧的阻值、重力均不计。圆柱体M通过无伸缩的轻绳挂在弹簧下端,重80N,高60cm,底面积为100cm2.当水位处于最高位置A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滑片P恰在R1最上端;当水位降至最低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已知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试问:

(1)当水位下降时,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弹簧的长度增加了多少?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多少?(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分析】(1)当水位下降时,受力分析确定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从而确定其阻值的变化,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滑片P在R1最上端,可知此时R1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

(3)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M刚好浸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M受到的浮力,进而得出弹簧受到的拉力,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受浮力为零,可知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利用图象看出弹簧的伸长量,进而得出弹簧的长度增加量;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可求出R1接入电路的长度,根据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的棒长成正比,求出此时R1

接入电路的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两次电压表的示数之差即为变化量。 【解答】解:

(1)当水位下降时,M所受的浮力减小,弹簧的拉力增大,弹簧的伸长量增大,滑片P向下移动,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减小;

则R1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滑片P在R1最上端,此时R1=2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R=R0+R1=10Ω+20Ω=30Ω, 电路中的电流:由I=

得,R1两端的电压:

U1=IR1=0.5A×20Ω=10V,即电压表示数为10V。

(3)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M刚好浸没,排开水的体积: V排=V=Sh=100cm2×60cm=6000cm3=6×10-3m3, 则M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10-3m3=60N; 则弹簧受到的拉力:F1=G-F浮=80N-60N=20N, 由图乙可知,当F1=20N时,弹簧的伸长量△L1=10cm;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受浮力为零, 则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F2=G=80N,

由图乙可知,当F2=80N时,弹簧的伸长量△L2=40cm; 所以,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增加量: △L=△L2-△L1=40cm-10cm=30cm。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R1接入电路的长度: L=L总-△L=40cm-30cm=10cm,

因为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的棒长成正比,即:所以,此时R1接入电路的阻值: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由I=得,此时R1两端的电压:

U1′=I′R1′=1A×5Ω=5V,即此时电压表示数为5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U=U1-U1′=10V-5V=5V。 故答案为:(1)减小;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3)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弹簧的长度增加了30cm;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