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EC09复习参考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国贸EC09复习参考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The Heckschor-Ohlin Theorem H-O定理

1、简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赫克歇尔-俄林定理(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简称H-O定理。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及俄林(Bertil Ohlin)在1919-1933年期间提出的论点。其认为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在要素比率和产品价格上的差异,各国应当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稀少和昂贵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由此产生了国际贸易。 2、关于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

①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采用两种生产要素; ②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不同国家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③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没有任何限制; ④两国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

⑤两种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成本不随生产规模变化); ⑥两国在生产中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3、一对重要概念:要素充裕度与要素密集度 要素充裕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可利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拥有量。如果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劳动与其他要素的比率较高,则称该国为劳动充裕。由于一个国家要素的相对拥有量的大小会反映到要素的相对价格的高低上,故一个国家其某种要素相对价格的高低也可反映其要素的充裕度。

要素密集度是指某种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对含量。 如果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劳动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则称该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2-53

4、H-O定理对国际贸易基础的分析思路:

H-O定理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是该国家的要素充裕度,二是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各国生产要素充裕度的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不同产品中所含的要素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即使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只要各国生产时投入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从而引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要素供给(禀赋)的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成本差异→产品价格差异→产生国际贸易交换→贸易双方获利。

5、H-O定理分析得出的国际贸易生产模式及贸易结果:

H-O定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少生产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则正好相反。由此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即各个国家的价格结构决定了他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比较利益,同时也就构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即H-O-S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穆尔森(Paul.A.Samuelson)在H-O定理基础上得出的重要推论。H-O-S定理探讨了国际贸易会对要素价格带来什么影响。

H-O-S定理经论证得出:对外自由贸易的发生和扩大将使两个国家中的丰富要素,也就是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和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出口产品价格一起上涨,反之,将使两个国家中的稀缺要素,也就是相对昂贵的要素价格和密集使用该要

13

素的进口竞争产品价格一起下降,一直到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在两国间相同为止。即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将会使产品价格均等,而且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Factor-Price Equalization);国际贸易将持续进行到两国同质要素价格完全相等为止。

§5 Overview of Other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其它的国际贸易理论简介

5.1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国际相互需求理论

国际相互需求理论是由19世纪中期英国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John S. Mill)提出的,阿尔佛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随后采用“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进一步分析和说明了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论点:两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贸易利益的大小是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差;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实际的贸易条件;贸易双方需求强度的相对变化影响着贸易条件的形成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贸易利益的分配即两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国际均衡交换价格。实际的贸易条件越是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说明贸易对本国越是不利;贸易条件越是接近对方国家国内的交换比例,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说明贸易对本国越是有利。

5.2 Infant Industry Argument for Protection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主要代表人物首推当时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李斯特从生产力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他论证指出为了培育德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因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通过进口国外的廉价商品虽暂时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但长期以往,德国的工业就无法发展起来,将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因此如果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尽管开始时进口工业品的价格虽然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在国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后,成本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商品价格降低;

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相对落后的国家应该对本国的幼稚产业给予一定时期的保护,待其进入成熟阶段再消除保护。只有当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处于相同的阶段时他们之间的自由贸易才对双方有利。

5.3 Leontief Paradox 列昂惕夫之迷

列昂惕夫之迷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在1951年利用其首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贸易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和计算检验,以对H-O定理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时发现的一个令人困惑的谜:

H-O定理认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少生产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则正好相反。由此通过国际分工生产和进行国际贸易交换,贸易双方国家均可获利。

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美国每出口100万美元商品需要使用的资本为2,550,780美元和182人/年的劳动,其资本与劳动之比(资本密集度)为13,991;同时,美国当年进口每100万美元的产品若在美国国内生产将使用3,091,339美元的资本和170人/年的劳动,其资本密集度为18,184。其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只是进口商品资本密集度的77%,这表明美国作为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果与H-O理论的预测正好相反。

14

对列昂惕夫之迷产生原因的解释: ①生产要素密集型转换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根据该国生产要素的状况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在出口国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商品从美国的生产方式看来却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因此存在列昂惕夫之谜。

②贸易壁垒说:由于当时美国为了保护国内技术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这些劳动密集型的进口商品(如棉纺织品等)从关税和其它贸易管制方面设置了较高的壁垒,使其进口受限,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例。因此是美国的关税结构导致了贸易类型的扭曲。

③劳动力的不同质说: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Kenen)的研究认为:由于美国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并且美国工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工人的技能比较高,形成了人力资本因素,因此若把人力资本视为总资本的一部分加入到商品生产的资本投资中,就可以消除美国出口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现象,还原成美国是以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的国家。

④自然资源说:自然要素与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分析表明,在美国进口产品中自然资源性产品如石油、铜原料等矿产品、以及木材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产品的开采加工在美国一般是属于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而其在出口国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所投入的资本少,成本低。同时,因为美国出口的农产品是大量使用土地和劳动力的产品,因此如果从统计中剔除自然资源性产品进口后则列昂惕夫之谜就消失了。

5.4 Theory of Product Cycle 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研究在知识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利益动态变化的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维农(Raymond Vernon)教授于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如果一个国家发明了新技术,垄断了某个新产品的制造技术,该新产品就成为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但由于技术创新会引起别国模仿,所以这种技术差距不可能永久保持。因此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该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开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新产品尚不成熟,生产厂家少,市场需求量不大,因此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价格竞争不明显,掌握有垄断技术诀窍的厂商企业拥有产品特异性或垄断优势,生产厂商一般是将产品的生产区位选择在国内,通过产品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由此产生了国际贸易活动。

当进入产品成熟阶段:新产品本身的特点和生产技术开始定型并且广为人知,技术诀窍扩散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大规模生产技术开始采用,市场需求量增加,生产厂家和产品出口量也增加,规模经济得以实现,产品实现由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过渡。技术垄断优势的丧失迫使该产品的发明厂商到与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或与该国生产企业进行授权生产,从而降低该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来维持自己的收益。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技术已成为常规技术,产品成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增多,市场竞争态势加剧并主要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因此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在竞争中获胜的主要手段,因此这时产品发明厂商将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转让专利等方式,把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以获得生产成本最低的优势。而产品原产国内的该产品的生产由于丧失了比较优势因此其生产规模可能会逐渐萎缩,以至逐渐由部分进口产品来满足本国的需要。

1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产品不同的生产周期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产品价格及各类国家的产品出口优势都在发生着规律型的变化,当产品处于技术密集型阶段时,美国垄断产品的生产与价格;当产品演化到资本密集型阶段时,产品国内需求大、资本充裕的国家如欧、日等国家具有优势;而当成为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时,低成本/低价格就形成了进行竞争的优势。这就是所谓比较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5.5 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 需求相似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出口量占到了世界出口总额的3/4,其中出口到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数量占到75%。瑞典的经济学家林德尔(S.B.Linder)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相似理论(或称偏好相似论 Theory of Preference Demands):在一些情况下,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两国需求偏好相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和基础,两国的需求偏好越相似,二者开展国际贸易的机会便越大,而且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其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开展相互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2-123

当一种新产品在一个国家生产出来后,一般在满足本国的需求的后,接着会向具有相似需求的另一个国家出口和销售,由此产生了两国间的贸易;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近,导致其社会的商品需求结构相似,对同类产品的社会需求重合部分较多,因此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量较大。因此从需求的角度看,不同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将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潜在障碍。

5.6 Theory of Intra-Industry trade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对欧共体市场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欧共体各国之间的贸易产品结构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即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并且目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60%以上。

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1、同质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各种附加成本的差别。由于商品供应地域的远近产生的产品运输成本导致某些产品的边境贸易;同时由于农副产品的季节性特点导致的储存成本,转口贸易中的分级、包装等销售成本。

2、差别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一是由于各个国家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商标、品牌、款式、性能、质量、包装、付款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使其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心理、消费愿望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5.7 Economy of scale Theory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在一些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随着产品产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的增加,可以使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递减,效益增加,出现规模报酬增加的情况,进而带来国际贸易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由此构成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且要实现规模生产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市场需求容量,那么当本国内的市场需求容量有限时,就必然会寻求向国外市场发展,由此产生了国际贸易活动。

规模经济由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使其可以通过采用高效率的专业化生产设备、集中进行科研创新、进行科学管理等方法使其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从而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内部规模经济的效应将导致产生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受惠于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国家的消费者都将受益非浅。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