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八年级音乐教案上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一.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

教学重点难点:

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在《彩云追月》声中走进教室。

2.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3.师:“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如: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听: 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

1、 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

(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

2、播放音乐,请学生用“lU”哼唱旋律

并找出歌曲中你认为有特点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节奏和唱法。(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

3、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 5.

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 4、让学生为歌曲标上合适的力度记号。 5、跟录音哼唱并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6、请学生加入歌词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 生:……(深情、优美) 7、艺术处理

①教者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②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 8、完整演唱。 三、教学延伸

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乐曲的节奏、情绪和速度有哪些特点。 节奏—平稳的 情绪—抒情的 速度—稍慢的

2、 介绍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

《彩云追月》是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里老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曲作家任光。(电脑出示任光照片简介)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1940年,任光跟随叶挺将军从重庆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遭国民党伏击,任光胸部中弹倒下,当敌军指挥官追问奄奄一息的任光:“你是谁?”任光说:“我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歌的作者任光。”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敌军万万没想到在这样悲惨的场面见到令人尊敬的天才音乐家,追悔莫及。任光牺牲时年仅40岁。 3、介绍乐曲。

任光的这首《彩云追月》是1932年他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

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一首,乐曲既古典又通俗,几十年来深受听众的喜爱。

师: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歌曲吧。 神情演唱,结束本节课教学。

雨打芭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及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并认识了解《雨打芭蕉》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让学生喜欢我国广东地区的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广东音乐的音乐文化。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情景 问答 提问:

1.现在在国际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中国女子民乐乐团,她们演奏了刚才那首动听的曲子,这个乐团叫什么名字?

2.她们用我们最淳朴的民族乐器演奏了很多好听的乐曲,你知道这个乐队里面有哪些民族乐器吗?

3.现在我们欣赏一首民族器乐曲《雨打芭蕉》 认真思考回答: 1.女子十二乐坊 2.二胡,琵琶,扬琴等 1.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做铺垫,为一下教学做准备。 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欣赏 (一) 初听

《雨打芭蕉》 1.播放《雨打芭蕉》,并提出问题: (1)、乐曲情绪?

(2)、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民族乐器,乐曲里还出现了哪样特殊的乐器?

2.介绍请学生展示:广东音乐概念。

3.既然说到了广东音乐,我们再来聊一聊他的发祥地:广东。 1.积极聆听,感受音乐。说出基本情绪及演奏乐器。介绍高胡。

2.3.学生用PowerPoint展示作业,其他同学可补充。 1.由乐曲导出高胡,再导出广东音乐,介绍概念,层层深入。

2、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展现了学科整合的成果。

(二)复听 《雨打芭蕉》

1、该曲结构具有连续性,很难将其断然的划分成几个段落,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它分成3个部分欣赏(出示课件),总结每一段描绘的场景画面。

2、学唱第一部分旋律(教师出示课件上的旋律并弹奏) 1..根据每段乐曲联想到的画面用语言总结。

3、一边学唱一边体验广东音乐的乐句特点。 本环节着重分析作品中各音乐段落的变化,让学生能清晰地纵观全曲的整体布局,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延伸拓展 实践与创造 :

1、你还知道广东音乐的哪些些乐曲?2.那现在来欣赏另外几首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紫竹调》《旱天雷》等的片段(教师用扬琴弹奏)。

2、总结广东音乐的特点:

3、现在是广东,春天的一个早晨,大家坐在一个舒适的茶馆里吃“早茶”,耳边萦绕着舒缓柔美的广东音乐,请大家用绘画,表演,歌唱,方言舞蹈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