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统维修培训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FANUC系统维修培训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 过热(OH伺服电机,伺服变压器,1. 交流伺服电机过热,或伺服电机热保护开灯点亮) 伺服单元和放电单元的关坏。 热保护开关断开。 2. 伺服变压器或放电单元过热,或者伺服变压器或放电单元热保护开关坏,如果未接变压器或放电单元过热线,则印刷板上S20(OH)应短路。 3. 伺服单元过热,或伺服单元热保护开关坏。 4. 查以上各部件的过热连接线是否断线。 异常电流报警 (HCAL红灯点亮) 伺服单元的185V交流经过整流变为直流300V,直流侧有一检测电阻检测直流电流,如果后面有短路,立即产生该报警。 1. 如果是一直出现,可用万用表测量主回路晶体管模块是否短路,自行更换晶体管模块,如果未短路,则与其他轴互换控制板,如果随控制板转移,则修理控制板。 2. 如果是高速报警而低速正常则可能是控制板或电机有问题,这也可通过交换伺服单元来判别。 3. 观察是否一直报警还是偶尔,如果是一直报警则是单元或是控制板故障,否则可能是电机。 6 7 8 高电压报伺服控制板检测到主回1. 检查三相185V输入电压是否正常。 警(HVAL路或控制回路电压过2. 查CN2的1、2、3交流+,-18V是否都红灯点亮) 高,一般情况是检测回正常。 路出故障。 3. 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低电压报伺服控制板检测到主回1. 检查三相185V输入电压是否太低。 警 路或控制回路电压过2. 查CN2的1、2、3交流+,-18V是否都 (LVAL底,或检测回路故障。 正常。 红灯点亮) 3.检查主回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容等是否有异常。 4.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放电异常报警 (DCAL红灯点亮) 放电回路(放电三极管,1. 检查主回路的晶体管,放电三极管,二极放电电阻,放电驱动回管,电容等是否有异常。 路)异常,经常是有短2. 如果有外接放电电阻,检查其阻值是否正路引起。 常。 3.检查伺服电机是否正常。 3. 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9 21

10 不能准备系统开机自检后,如果好 没有急停和报警,则发系统报警出PRDY信号给伺服单显示伺服元,伺服单元接收到该VRDY 信号后,接通主接触器,OFF。 送回VRDY信号,如果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VRDY信号,则发出此报警,同时断开各轴的PRDY信号,因此,上述所有通路都是故障点。 11 系统出现系统在PRDY信号还未VRDY ON 发出就已经检测到报警 VRDY信号。即伺服单元比系统早准备好,系统认为这样为异常 1. 检查各个插头是否接触不良,包括控制板与主回路的连接。 2. 查外部交流电压是否都正常,包括:3相185V输入(端子A,1,2),单相100V(端子3,4)。 3. 查控制板上各直流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则为带电源板故障,再查该板上的保险是否都正常。 4. 仔细观察接触器是吸合后再断开,还是根本就不吸合。如果是吸合后再断开,则可能是接触器的触点不好,更换接触器,如果有一个没有吸合,则该单元的接触器线圈不好或控制板不好,可通过测接触器的线圈电阻来判断。 5. 如果以上都正常,则为CN1指令线或系统板故障。 1. 查主回路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接触不好,或是CN1接线错误, 2. 查是否有维修人员将系统指令口封上或指令口有故障。

22

2.4 交流S系列(含1,2) 序号 故障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1 异常电伺服单元的185V或1. 如果是一直出现,可用万用表测量主回路流报警200V交流经过整流变晶体管模块是否短路,如果是晶体管有短(HC为直流300V,直流侧有路,则一般情况下,控制板的驱动回路也红灯点一检测电阻检测直流电会有故障,此时如果更换新模块,还会烧亮) 流,如果后面有短路,坏,所以最好是将整个单元送到FANUC 引起瞬间过电流,立即修理。 产生该报警。 2. 如果晶体管是好的,则可能是控制板或是主回路的能耗制动回路(继电器或整流二极管)故障,可互换控制板来判别。 3. 如果是高速报警而低速正常则可能是控制板或电机或动力线有问题,这也可通过交换伺服单元来判别。 4. 观察是否一直报警还是偶尔,如果是一直报警则是单元或是控制板故障,否则可能是电机。 5.如果通过检测和互换判断伺服单元和电机及动力线都无故障,则是指令线或系统的轴控制板故障。 2 电机不转 系统发出指令后,伺服1. 给指令后系统或伺服出现报警,如果是伺单元或伺服电机不执服有OVC报警,则有可能电机制动器没行,或由于系统检测到有打开或机械卡死。 伺服偏差值过大,所以2. 如果伺服无任何报警,则系统会出超差报等待此偏差值变小。 警,此时应检查各接线或连接插头是否正常,包括电机动力线、CN1插头,A,1,2三相输入线、CN2插头以及控制板与单元的连接。如果都正常,则更换控制板检查。 3. 查主回路接线是否正常,两个电阻及二极管,三极管是否有断路的地方。 4.检查伺服电机是否正常。 3 过热(OH伺服电机,伺服变压器,1. 伺服变压器或放电单元过热,或者伺服变灯点亮) 伺服单元和放电单元的压器或放电单元热保护开关坏,如果未接热保护开关断开。 变压器或放电单元过热线,则印刷板上S1(OH)应短路。 2. 伺服单元过热,或伺服单元热保护开关坏。 3. 查以上各部件的过热连接线是否断线。 4 低电压伺服控制板检测到主回1. 检查三相185V或200V输入电压是否太(LV灯点路或控制回路电压过低。 亮) 底,或检测回路故障 2. 检查主回路输入端的断路器是否断开,如果合不上,则后面有短路。 3. 查CN2的1、2、3交流+,-18V是否都正常(S系列2无CN2)。 4. 检查主回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容等是否有异常。 5. 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23

5 6 7 高电压报伺服控制板检测到主回1. 检查三相185V或200输入电压是否正警(HV红路或控制回路电压过常。 灯点亮) 高,一般情况是检测回2. 查CN2的1、2、3交流+,-18V是否都路出故障。 正常。(S系列2 无CN2)。 3. 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放电异常放电回路(放电三极管,1. 检查主回路的晶体管,放电三极管,二极报警(DC放电电阻,放电驱动回管,电容等是否有异常。 红灯点亮) 路)异常,经常是有短2. 如果有外接放电电阻,检查其阻值是否正路引起。 常。 3. 检查伺服电机是否正常。 4. 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不能准备系统开机自检后,如果1. 检查各个插头是否接触不良,包括控制板好 没有急停和报警,则发与主回路的连接。 系统报警出*MCON信号给所有2. 查外部交流电压是否都正常,包括:3相显示伺服轴伺服单元,伺服单元185V输入(端子A,1,2),单相100VVRDY 接收到该信号后,接通(端子3,4) OFF。 主接触器,送回*DRDY3. 查控制板上各直流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有信号。如果系统在规定异常,则为带电源板故障,再查该板上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保险是否都正常。 VRDY信号,则发出此4. 仔细观察接触器是吸合后再断开(主回路报警,同时断开各轴的有多个接触器,只要有一个不吸就产生该*MCON信号,因此,报警),还是根本就不吸合。如果是吸合上述所有通路都是故障后再断开,则可能是接触器的触点不好,点。 更换接触器,如果有一个没有吸合,则该单元的接触器线圈不好或控制板不好,可通过测接触器的线圈电阻来判断。 5. 如果以上都正常,则为CN1指令线或系统轴控制板故障。 系统出现系统在*MCON信号还VRDY ON 未发出就已经检测到报警 *DRDY信号。即伺服单元比系统早准备好,系统认为这样为异常。 系统出现因为伺服电机的U,VOVC报警 相电流由伺服单元检测,送到系统的轴控制板处理,因此伺服单元上无报警显示,主要检查电机和伺服单元。 1. 查主回路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接触不好,或是CN1接线错误。 2. 查是否有维修人员将系统指令口封上或指令口有问题。 1. 电机线圈是否烧坏,用绝缘表测绝缘,为无穷大,如果电阻很小则电机坏。 2. 电机动力线是否绝缘不好。 3. 主回路的晶体管模块是否不良。 4. 控制板的驱动回路或检测回路有故障。 5. 伺服电机与伺服单元不匹配,或电机代码设定错误。 6. 系统轴控制板故障。可通过交换相同型号的轴通路来判断,即指令线和电机动力线同时互换。 8 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