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晶状体透明度改变 B.房水循环障碍 C.角膜曲率改变 D.角膜透明度改变 E.晶状体弹性减弱

9.散光眼的原因多半是由于: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过短

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D.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 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

10.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可用凹透镜纠正 C 眼的折光力过强 D 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 E 近点较正常眼更远 11.对视杆细胞而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分布在中央小凹 B.含有视紫红质 C.司晚光觉 D.对光的敏感度较高 E.能辨别明暗

12.关于对视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愈近视网膜中心部,视锥细胞愈多

B.中央凹处分布最密集 C.视网膜周边部,视锥细胞少 D.对光的敏感度较差 E.与颜色的辨别无关

13.在中央凹的中心,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此处感光细胞兴奋性高 B.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 C.其信息传递系统成单线联系

D.其信息传递系统成聚合联系 E.此处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处于合成状态

14.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中需要光照的是: A.视蛋白和视黄醛分离 B.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维生素A

C 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11-顺视黄醛 D视黄醛与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 E全反型维生素A转变成11-顺视黄醛 16.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17.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B.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C.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D.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 E.患眼功能障碍

18.关于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段是视紫红质密集的部位

B外段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位 C视紫红质受光照射分解后,可在外段膜上出现离子通透性的改变 D外段膜在无光照时,钠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 E感受器电位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19.视锥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点是: A.能合成感光色素 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含有11-顺视黄醛 D.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E.对光刺激敏感

20.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白、紫 D.红、黄、黑 E.黑、白、蓝

21.关于明暗适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

B.暗适应的机理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有关

C.明适应出现较暗适应快 D.明适应的出现与视锥色素大量分解有关 E.处于合成状态的感光色素愈多,感光细胞对光刺激的敏感性愈高 22.正常人耳所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A.0~20Hz B.20~20000Hz C.30000~40000Hz D.40~200Hz E.20000~30000Hz 23.对鼓膜传音功能不正确的叙述是:

A.经鼓膜-听骨链-卵圆窗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入内耳的最有效的途径

B.鼓膜有较好的频率响应 C.在振动频率为16~20,000Hz范围内,鼓膜振动与声波振动同始同终 D.鼓室内正常的气压对维持鼓膜的功能起了重要作用 E.咽鼓管阻塞时,可引起鼓膜内陷

24.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A.骨传导 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C.颅骨→耳蜗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E.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25.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 A.幅度增大,压强增大 B.幅度减小,压强减小

C.幅度增大,压强减小 D.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

26.外界声音通过中耳时,可使声压增加约: A.1.3倍 B.3.2倍 C.18倍 D.24倍 E.55倍

27.飞机上升和下降时,嘱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 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B 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C 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 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 E 调节中耳与内耳间的压力平衡

28.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A高频听力 B低频听力 C中频听力 D中、低频听力 E高、中频听力

30.有关前庭器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前庭器官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B.前庭器官能感受机体在空间的位置感觉 C.可感受机体的变速感觉

D.可调节姿势反射,保持身体平衡 E.与植物性神经机能反应和眼震颤也有关

B型题

A.疲劳 B.适应 C.换能 D.编码 E.调制

1.感受器把各种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称为: 2.感受器把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序列的过程称为:

3.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的过程,称为: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老视 E.正视

4.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而导致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称为: 5.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而导致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称为: 6.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视近物时调节能力下降,称为: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圆柱镜 D.棱镜 E.平面透镜 7.远视眼应配戴 8.近视眼应配戴: 9.散光眼应配戴:

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中枢性耳聋 D.高频听力受损 E.低频听力受损 10.听骨链破坏可导致: 11.鼓膜穿孔可导致: 12.全耳蜗病变可导致: 13.耳蜗底部病变可导致: 14.耳蜗顶部病变可导致: 二、名词解释

感受器 视力 近点 瞳孔对光反射 暗适应 明适应 视野 听阈 前庭反应 三、判断题

1.远视眼的近点较远。 ( )

2.视近物时瞳孔缩小,此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 ) 3.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一种神经反射。 ( ) 4.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晶状体曲度增大。 ( ) 5.暗适应是眼对光敏感性逐渐提高的过程,主要与视锥细胞中感光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 ( )

6..缺乏维生素A将引起色盲。 ( )

7.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 ( )

8.散光眼是指平行光线不能同时聚焦于视网膜的非正视眼。 ( ) 9.在同一光照条件下,正常人的视野一般鼻侧较大,颞侧较小。 ( ) 10.耳蜗微音器电位的频率与波形和刺激音的频率与波形完全相同。 ( )

11.把震动的音叉置于颅骨中线处,患耳感觉声音更响,说明是传音性耳聋。 ( )

12.人体在匀速旋转过程中,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机体产生反应。 ( ) 四、问答题

1.远近不同的光线如何成像在视网膜上。 2.何谓近视眼、远视眼? 如何矫正? 3.试述三元色学说

4.试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和增压效应 5.试述行波学说的内容。

6.比较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分布与功能的异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C 4.A 5.B 6.C 7.C 8.E 9.C 10.E 11.A 12.E 13.C 14.A 16.A 17.D 18.E 19.D 20.A 21.D 22.B 23.C 24.B 25.D 26.D 27.D 28.A 30.A B型题:1.C 2.D 3.B 4.A 5.B 6.D 7.B 8.A 9.C 10.B 11.B 12.A 13.D 14.E 三、判断题:

1.√ 2.Χ 3.√ 4.√ 5.Χ 6.Χ 7.√ 8.√ 9.Χ 10.√ 11.√ 12.Χ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结构的完整性 B 功能的完整性 C 单向传导 D 相对不疲劳性 E 绝缘性

2 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 A.Cl- B.Ca2+ C.Mg2+D.Na+ E.K+ 3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双向传递 B 不易疲劳 C 突触延搁 D 不能总和 E 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后电位 D 复极化 E 去极化

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A Ca2+ B Cl- C K+ D Na+和K+,尤其是Na+ E Cl-和K+,尤其是Cl-

6 关于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具有快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B 具有慢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C 具有逆向运输方式

D 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 E 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外周转运至中枢

7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 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 C 突触后膜去极化

D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E 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8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Na+、Cl-、K+,尤其是K+ B.Ca2+、K+、Cl-,尤其是Ca2+

C.Na+、K+,尤其是Na+ D.K+、Cl-,尤其是Cl- E.K+、Ca2+、Na+,尤其是Ca2+

9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 B 一般是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中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