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体液、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远距分泌、反射、正反馈、兴奋性、兴奋、刺激、阈强度、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继发性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收缩耦联、阈电位, 二.判断题

1.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PH值、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而Na+和K+离子浓度由于进食量的不一样,可大幅度的变化。

2.负反馈是维持内环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其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作用性质相反, 从而抑制或\纠正\调节机构的活动, 以维持机能活动和内环境的稳态 3.神经调节的完成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只要反射弧在结构上是完整的就可以完成神经反射活动。

4.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的功能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5.第二信使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抱括:Ca2+,cAMP,DG, CGMP,等。

6.对可兴奋组织来说, 如果它的刺激阈值越大, 则表明其兴奋性越低。 7.细胞膜对同一物质的通透性不是固定不变的。

8.引起通道开放的因素有化学物质的结合或膜电位的变化或机械牵拉。 9.在静息状态下, K+和Na+都较易通过细胞膜。

10.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峰值接近于K+平衡电位。

11.骨骼肌的收缩其胞浆中的Ca2+来自于肌浆网。心肌和平滑肌Ca2+大部份来自肌浆网,部分来自胞外,胞外Ca2+内流引起肌浆网释放Ca2+,所以胞外Ca2+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力。

12.骨骼肌收缩时肌小节缩短,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长度无变化。

13.若肌肉产生的每个新收缩均落在前一次的舒张期, 则可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14.引起组织兴奋所用的刺激强度越大,所需的刺激时间也越长。

15.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兴奋性的大小可变化,但同一组织或细胞在不同的时间其兴奋性的大小不变化。

三.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调节的敏感性差 C.作用范围广而持久 D.作用范围局限而反应较慢 E.反应迅速而且准确?

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A.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B.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C.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D.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E.冬天机体产热的增加

3、下列各项跨膜转运中, 哪一项没有饱和现象?

A.继发性主动转运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E.Na+-Ca2+交换

4、葡萄糖在肾小管管腔面被重吸收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继发性主动转运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钠泵泵入

5、下列情况下,能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的是:

A.降低细胞膜阈电位 B.增大刺激强度 C.延长刺激持续时间 D.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 E. 增加细胞外液中K+浓度 6、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浆中何种离子的浓度升高

A K+ B Na+ C Ca2+ D Mg2+ E Mn2+ 7、Na+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

A电压门控通道 B 化学门控通道 C 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D.载体蛋白 E 缝隙连接

8、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后的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低常期结束后

9、外加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是: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 B.刺激达到一定的持续时间 C.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D.局部兴奋必须发生总和 E.任何刺激强度 10、在神经纤维,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

A AP的上升相 B AP的下降相 C 超常期 D 恢复期 E 低常期 11、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恢复期 E 正常期 12.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内高Cl-浓度和安静时膜对Cl-有通透性 13、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由K+外流所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 各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

D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E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14、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 B.膜兴奋时Na+通透性增加

C.Na+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上Ca2+泵的作用

15、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

A、 Ach释放减少 B 、Ach释放增多 C、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 D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 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K+ B.Na+ C.Ca2+ D.Cl- E.Mg2+ 17、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电位大小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B 可总和 C 无不应期 D 有全或无现象 E 是以电紧张形式扩布

18、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E 呈衰减性扩布

19、神经-骨骼肌接送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

A 5-羟色胺 B 乙酰胆碱 C 去甲肾上腺素 D 肾上腺素 E 多巴胺 20、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 终末池中Ca2+逆浓度差转运 D Ca2+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1、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静息期 22、下列关于化学门控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质为蛋白质 B.具有通道样结构 C.其开关取决于膜内外电位差

D.N型Ach受体属于化学门控通道 E.其开关取决于特定化学信号 23、膜结构中促使磷脂酰肌醇生成IP3和DG的酶为:

A.磷脂酶C B.腺苷酸环化酶 C.G蛋白 D.蛋白激酶C E.蛋白激酶A

24. 神经冲动到达肌接头前膜时,引起开放通道的是

A.Na+通道 B.Ca+通道 C.K+通道 D.Cl-通道 E.H+通道 25.膜结构中促使ATP生成CAMP的酶为:

A.磷脂酶C B.腺苷酸环化酶 C.G蛋白 D.蛋白激酶C E.蛋白激酶A

26. 哪项不是激素与受体结合的共同特征

A.有一定特异性 B.在细胞质膜上进行结合 C.有高度的亲和力 D.结合曲线呈可饱和状态 E.通过氢键、盐键或流水作用相结合。 27.细胞外液的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

A.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 B.膜电位负值减小 C.膜的K+电导增大

D.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E.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B1型题]

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 D.细胞间通道 E.电突触

1、在神经-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 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通道开放有关,这种Na+通道属于 A 脂质双分层 B 载体蛋白 C 通道蛋白 D 钠泵 E 钙泵

3、肌细胞兴奋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通过什么机制回到肌质网终末池。 4、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Na+内流K+外流,通过什么机制得以恢复静息状态。 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 1. × 2.√ 3.× 4.√ 5. √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 15. ×

三,选择题1.E 2.A 3.D 4.A 5.D 6.C 7.C 8.B 9C 10.A 11.A 12.A 13.E 14.D 15.D 16.B 17.D 18.E 19.B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E 27.D [B1型题] 1.A 2.B 3.E 4.D 问答题:答案要点

1.内环境的作用和维持稳定的机制,举例说明内环境不稳态会出现什么? 2.易化扩散的特点:

3.简述钠泵的作用和生理意义。 4.AP与局部电位比较

6. 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改变细胞膜内外Na+和K+离子的浓度,RP和AP幅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7. .试述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 何种药物可阻止AP的产生发挥麻醉作用?

8.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化学信息传递过程。举例说明如何影响其传递过程? 9. .试述如何影响肌肉收缩能力。 第二单元 血液 一.选择题

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 8% B 15% C 20% D 60% E 40%

2、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凝血障碍和出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维生素K缺乏 D.抗凝血酶灭活延缓 E.肝素增多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 A 组织液减少 B 组织液增多 C 尿少 D 红细胞萎缩 E 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4、当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大时 A 红细胞不易破裂 B 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大

C 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少 D 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少 E 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加

5、红细胞在流经狭小毛细血管和血窦时不易被挤破,最主要的原因是: A.红细胞膜的弹性较好 B.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

C.红细胞内的黏度较高 D.此处的血流速度缓慢 E.此处血管口径大 6、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 A组织液减少 B组织液增加 C尿少 D红细胞萎缩 E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7、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 B 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 C 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

D 将O型血液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 E 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8、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营养 B 缓冲温度 C 运输激素 D 运输O2和CO2 E 提供铁

9、小血管损伤后止血栓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是由于血小板的哪种生理特征 A 吸附 B 粘附 C 聚集 D 收缩 E 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