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41分。)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盛行于( ) A、西周 B、东周 C、春秋 D、战国

2、李斯的《泰山刻石》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 A、小篆 B、楷书 C、隶书 D、草书

3、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应解释为( )。 A、座位 B、因为 C、闲坐 D、作为 4.“姑苏城外寒山寺”,其中寒山寺这一名称与______有关。 A.人名 B.地名 C.桥名 D.山名

5.《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眼”和“魂”是__________ A.江枫 B.月落 C.乌啼 D.钟声

6.“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这一楹联中的半湖指__________ A.西湖 B.大明湖 C.莫愁湖 D.昆明湖

7、当代学者吴文蜀《访莫高窟》中“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的“抟佛”指的是()。

A、人们观赏佛像时的千姿百态 B、人们争相看佛像

C、佛像如同人具有千姿百态 D、佛像是由人塑造的 8、下列诗句中,出自张固的《独秀峰》 的是()。

A、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B、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C、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 D、一览无余,独占山势 9.“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写的是__________景色 A.莫高窟 B.鸣沙山 C.麦积山石窟 D.月牙泉

10.“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是《瑶池》诗中的句子,作者是__________

A.王维 B.李商隐 C.刘禹锡 D.崔灏 11.台湾郑仁功庙联所在地位于__________

A.台北市 B.台中市 C.台南市 D.高雄市

12.被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称为“天下巨观”的是__________ A.悬空寺 B.兵马俑 C.黄鹤楼 D.龙门石窟 13.香港青山禅院的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里云水绕青山”在结构上属__________

A.正对 B.反对 C.串对 D.龙门对 14、“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为《天水麦积山石窟连》的上联,该联作者是( )。

A、叶昌炽 B、宋学义 C、严长明 D、姜国宪 15、魏建国《题长江三峡联》:“三峡不锁蛟龙出,天险瀛寰傲峙;九派无穷银汉来,神州物态易新”中的“瀛寰”是对( )的总称。

A、地球陆地 B、整个宇宙 C、地球水陆 D、地球水面 16、诗句“山水若从奇处香,西湖终是小家容”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郁达夫 C、杨朔 D、曹学俭

17.旅游文学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被人称誉为“古今纪游第一”的人是__________

A.徐霞客 B.李白 C.钱谦益 D.陆游

18.“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此句出于__________

A.唐.王勃 B.宋.王安石 C.元.赵孟 D.明.蒋一葵

19.“极目雄关环帝阙,可知奇奥在屏幽”此句是明代__________的《盘山道》中的诗句。

A.朱之藩 B.胡富 C.常安 D.徐弘祖

20.楷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A.钟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21、杨慎的诗句“萍乡波暖泛云津,鱼(木世)樵歌曲水滨”中的“(木世)”在这里代指的是( )。

A、浆 B、帆 C、舵 D、船 22、相传文天祥曾在孟姜女庙题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孟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此联成功运用了( )的对联写作方法。 A、正对 B、反对 C、串对 D、侧对

23、毛泽东的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大江”指的是( )。

A、珠江 B、松花江 C、长江 D、钱塘江 24.《龙门山色》首句“劈破层峦一水来”,这里“一水”指的是__________ A.黄河 B.洛水 C.长江 D.伊河

25.“吴楚东南坼”的“坼”字,正确的读音为__________ A.chi B.che C.ci D.ce

26.“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 A.悲、喜 B.苦、乐 C.忧、乐 D.喜、忧 27.《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刘禹锡

28、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的是()。 A、杨贵妃 B、武则天 C、珍妃 D、香妃

29、李商隐的诗句“瑶池阿母*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中的“瑶池”,位于我国()第二主峰的山坳里,使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的居住。 A、天山 B、祁连山 C、长白山 D、昆仑山 30、“春风净,秋水明,贡士波臣知中国有圣人伊母也力;海日红,江天碧,楼船凫艘涉大川入平地唯德之休。”此为著名的( )联。

A、青山禅院 B、妈祖阁 C、松山风雨亭 D郑成功庙 31.《庐山简寂观联》的作者李渔是__________人 A.明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32.“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是作者对__________山水的高度评价

A.九寨沟 B.武夷山 C.桂林 D.洞庭

33、清施闰章《钱塘观潮》中“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的“鸱夷”,应解释为( )。

A、革囊,代指伍子胥 B、一种鸟,代指范蠡C、革囊,代指吴王夫差 D、一种鸟,代指神灵

34、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经典

是( )。

A、青海湖 B、九寨沟 C、滇池 D、月牙泉

35.“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这一诗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徐志摩 B.郁达夫 C.苏轼 D.白居易 36.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____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甫 37.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____ A.曹操 B.李商隐 C.李白 D.杜甫

38.郭沫若在《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中,把倒映在黑龙潭中玉龙雪山描写为__________

A.巨龙 B.潜龙 C.苍龙 D.卧龙

39.联语“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A.对比 B.比喻 C.夸张 D.比拟 40.“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月春”,是__________描写滇池四季如春美景的名句

A.郁达夫 B.赵藩 C.杨慎 D.何绍基

41.杜甫的《望岳》中从不同的视角来描写泰山,其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从 角度写的。

远望 近望 细望 极望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到四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42、甲骨文因书写形式及内容用途又可称为( )。

A、贞卜 B、卜辞 C、大篆 D、契文 E、象形文字 43、甲骨文是刻在( )上的古来文字。

A、竹片 B、石头 C、木头 D、龟甲 E、兽骨 44、小篆的代表字体有( )。

A、琅玡刻石 B、泰山刻石 C、云峰刻石 D、峰山刻石 E、会稽刻石 45.下列各句中描写同一处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

A.黄桷岩头挂百练,磨盘岭脚舞长虹 B.百处瑶池明似镜,千寻长海色如虹 C.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D.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E. 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 4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滇池大观楼联》全联公180字 B.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 C.天涯海角景区位于海南省琼海市 D.“位宅中央正”一句中的“位宅”解释为住宅 E.“云派九派浮黄鹤”中的“九派”指的是长江 4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成都武侯祠中最著名的一副对联的作者是顾炎武 B.“九匹白练出奇观”描写的是黄山九龙瀑 C.“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 D.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东部 E.《人月圆.泛大理海子》描绘的是洱海风光

48.下列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有__________

A.《望庐山瀑布》 B.《五指参天》 C.〈乐山大佛〉 D.《题九寨沟胜景联》 E.《夜入瞿塘峡》

49.下列诗句是宋代诗人写的有__________

A.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B.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 C.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 D.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 E.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50.唐代三大著名诗人是__________

A.李白 B.张继 C.杜牧 D.杜甫 E.白居易

51、文字一般源于图画,图画式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 )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A、笔画 B、语音 C、意思 D、形状 E、字体

三、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每小题2分,共48分。)

52、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当地政府于1962年在厦门_______修建了郑成功纪念馆。

53.《滇池大观楼联》中“披襟岸 ”一句中的“岸”字,词性为__________ 54.“可怪前人文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是__________所写的《石林》一诗中名句

55.“霜叶红与二月花”一句中的“于”解释为__________ 56. __________所作的《黄鹤楼》一诗,曾受到李白的赞赏

57、被古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景点是_______。

58.创造狂草字体的是____________代书法家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59.汉字是表意文字,从笔画的数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导游对这两种字体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60、《月牙泉联》(佚名):“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蜇龙起;池犹亘古在,______。” 61.我国最早描述园林的楹联是:“十字水中分岛屿,__________。” 62.我国最早的游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3.“粉墙权作凡尘隔,__________”是陈诏《豫园新咏》中的诗句。

64.“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光波,莲峰岚影;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妈阁钟声”。这副对联写的是__________著名景点之一。 65.“池犹 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诗句写的是__________景点。

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每小题16分,共32分。)

66、认真阅读下面这段导游词,然后根据导游词中关于“引用”的要求对其进行评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晚唐诗人书庄登上南京古城墙后,写下的《台城》诗。诗中描绘出南京雨中朦胧的景象,柳树垂城、水雾笼堤,充满诗人对城墙遗址神秘的感觉。

67、旅游文学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请阐述其主要方面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