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 目 名 称 某某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法人名称 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项目法人代表 罗某某 (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项 目 性 质 新建

项目建设目标 以保护和改善保护区生境、防止荒漠化为目的,高标准、高质量、有重点地逐步实现保护区基本建设标准化,保护管理科学化,研究实验现代化,经营利用合理化。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结合保护区实际,围绕建设目标,确定以

下建设内容:

1、新建保护区访问培训中心1处,包括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2、实施保护区围栏封育100公里; 3、新建种苗繁育基地250亩; 4、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1套; 5、购臵办公电脑及配套设施20台(套)。

项目建设期 建设期限1年

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新建保护区

访问培训中心投资550万元,占总投资的%;实施保护区围栏封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育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新建种苗繁育基地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购臵办公电脑及配套设施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

项目效益 本项目效益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效益表现为:有利于保护区的植被恢复,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增加,有效防治荒漠化,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化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对保护武威、金昌乃至河西走廊、华北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效益表现为:有利于改善项目区所在地区群众的生存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通过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将有效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护区乃至全省自然保护区培训合格人才,推进全省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经济效益表现为:通过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更进一步提高区内植被盖度,在某某绿洲周围建立起一道天然绿色屏障,遏制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风沙侵袭,使保护区毗邻的万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对保障某某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强大的支持作用。 1.2依据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

——林业部《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 ——《某某古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

1.3.2建设范围

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89882.5公顷。

1.3.3投资规模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1264.317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07.00万元,占总投资的63.83%;设备投资300.40万元,占总投资的23.76%;其它投资156.917万元,占总投资的12.41%。

1.3.4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项目 号 1 保护工程 单位 指标 注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