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中地理会考详细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0初中地理会考详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大陆漂移学说 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板块构造学说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主要证据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5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1~50 一级 优

51~100 二级 良

100~200 三级 轻度污染

200~300 四级 中度污染

>300 五级 重度污染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6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世界气候的分布(P58中的图3.23)

分 布 地 区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温 带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 带 寒带气候 分 布 地 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天气 气候 时 间 短时间 长时间 气 候 类 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变 化 情 况 时刻在变 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 ①气候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

7

气候的因素。

?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1999年10月12日) ?人口的增长速度: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图4.5)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亚洲东部、南部 ②欧洲

③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 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 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 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

?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 3、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 ①衣——需求量大 ②食——粮食紧缺 ③住——住房紧张 ④行——交通拥挤

⑤上学、就业、看病难

?人口少→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8